宽鳍鱲:宽鳍鱲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鱲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溪哥鱼、桃花鱼、双尾鱼、红车公、白糯鱼、红挂边等。
宽鳍鱲和马口鱼的区别
一、生物学分类
2、马口鱼:马口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山鳡、桃花板、麻口等,因口形酷似“马口”而得名。
二、形态特征
1、宽鳍鱲:宽鳍鱲体延长、侧扁,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唇厚,眼小,鳞大,侧线完全,背部呈黑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胸鳍有黑色斑点,腹鳍呈淡红色,背鳍和尾鳍呈灰色,尾鳍后缘呈黑色,繁殖期雄鱼出现艳丽的婚姻色。
2、马口鱼:马口鱼体延长、侧扁,头大且圆,腹部圆,尾柄较细,吻短,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似马口,口角具一对短须,鳞细密,背鳍小,胸鳍长,腹鳍小,臀鳍发达,尾鳍深叉形,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灰白色,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
三、栖息环境
1、宽鳍鱲:宽鳍鱲是中上层鱼类,喜生活在水质较好的山涧溪流中,尤其喜栖息在底质为砾石且水草丰茂的小溪中,常集群在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敏捷,善跳跃,对水质要求高。
2、马口鱼:马口鱼是溪流性鱼类,喜栖息丘陵地区水温较低的山涧溪流中,尤喜在水草丰茂的水体上层活动,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最适生长水温20~25℃,摄食临界水温0~32℃。
四、摄食习性
1、宽鳍鱲:宽鳍鱲是杂食性鱼类,饵谱较广泛,动物性食物有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落水的陆生昆虫等,植物性食物有高等植物的种子、碎屑及藻类、腐殖质等。
2、马口鱼:马口鱼是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在食物匮乏的季节也摄食高等植物碎屑、种子、水藻等,人工养殖时主要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马口鱼能长多大?马口鱼最大能长多长?
马口鱼是一种淡水小鱼,野钓最为常见,很多人对其育苗期与成年期的大小很好奇。那么,马口鱼能长多大?马口鱼最大能长多长?
马口鱼能长多大
马口鱼体重一般约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为小型鱼类,成鱼体长仅100~200毫米。体延长,侧扁,口大,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两侧凹陷,恰与上颌相吻合;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臀鳍条显着延长,吻部、胸鳍和臀鳍上具有发达的追星,分布于从黑龙江到珠江的亚洲东部诸流域。多生活在山溪流水之中。性凶猛、以昆虫、小鱼等为食,幼鱼嗜食浮游生物。在华东,性成熟早,1冬龄即可成熟。3~6月间繁殖。此时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出现白色珠星,体色也更加鲜艳。在某些山区种群数量较大,有一定经济价值。
马口鱼最大能长多长
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它们通常集群活动,常同鱲鱼一起游泳、生活。性凶猛,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左右。
与宽鳍鱲的区分
宽鳍鱲(Zacco platypus)属鲤形目,鲤科,鱲属。俗称:桃花鱼,
双尾鱼,红车公,红翅子,白糯鱼,快鱼,石鮅鱼(《本草纲目》)。英文名:Pale chub 。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唇厚,眼较小。鳞较大,略呈长方形,在腹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后伸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在腹鳍处向下微弯,过臀鳍后又上升至尾柄正中。生殖季节雄体出现“婚装”,头部、吻部、臀鳍条上出现许多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生活时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灰色,尾鳍的后缘呈黑色。
此类鱼与马口鱼生活习性相似,两种鱼经常群集在一起,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江河的支流中较多,而深水湖泊中则少见。以浮游甲壳类为食,兼食一些藻类、小鱼及水底的腐植物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