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正文开头,既点到了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又突出了心脏性猝死问题,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虽然不是卫生部门的职责,但这些应急知识“进校园”却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况且题目题干并没有明确什么应急知识进校园,给定材料中偏偏有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内容,因此,两者应该兼顾
第一,目的是加强急救教育。
第二,发文机关为某市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
第三,活动主题是“急救知识进校园”,为保险起见,标题应将“急救知识进校园”体现出来。同时,既然是“进校园”,公文主送对象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学校。
第四,拟写公文的身份假定是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
第五,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9。
第六,注意把握作答要求,其中“切合活动主题”,简单地理解,就是将“急救知识进校园”尽可能地体现在公文标题、正文各处。
【给定材料9】去年3月,北京医生唐子人,在美国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成功挽回一名心脏骤停的游客的生命。而今年6月29日晚,34岁的著名媒体人B先生倒在了北京地铁6号线的站台上,却再也没站起来。急救专家根据视频记录初步判断,B先生可能为心脏性猝死。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1人因此丧生。专家介绍说心脏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甚至看似健康的人。从发病的地点上看仅有5%发生在医院内,其余绝大部分发生在家里或其他场合。由于民众普遍缺乏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
——以上可以作为背景式开头,这样的开头让人“谈虎色变”,更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可推导出: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超54万人,每分钟约有1人因此丧生,且抢救成功率极低。
——同时,可推导出发病特点:随时随地发生在身边,抢救成功率极低。
对猝死的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业内一直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指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关键时期是在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如果现场有人能懂得简单的急救技能,就能在意外发生的现场及时开展自救互救,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争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某专家介绍说。
——此段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对猝死的急救,时间就是生命,要抓住“黄金四分钟”。
——此段也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掌握简单急救技能,开展自救互救。
——此段还可推导出急救的影响: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从北京地铁里拍摄的视频可见,B先生倒地后虽然即使有人上前救助,但更多的人却是在沟通,呼叫。专业人士认为,如果救助的方法更加专业,如果现场能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且有人会使用,患者获救的机会会更大。据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成功挽回游客生命的北京医生唐子人回忆,当时就是有人拿来了公园内的AED,对抢救起到关键性作用。据报道,2014年底,杭州市共有15台AED,被投放在机场、地铁和市民中心等地,1年多过去了,这15台AED使用率却是零。这些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救命神器”成为了平时无人问,关键时刻不会用、不敢用的摆设。
——以上两段仍然强调掌握急救技能的对策及影响:学会操作急救专业设备,增大获救机会。
城市急救不仅关乎设备,更是一种新观念,即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正确使用急救设备的前提,无疑是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而需要注意的是,“AED只限专业人士使用”是一大误区。其实,与灭火器类似,AED操作较为简单,接受几十分钟的培训就能学会。
——此段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更新急救观念,最早进行有效急救。
——此段同时强调了掌握急救技能的对策:学会使用急救专业设备。
——此段也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掌握急救常识。
有人曾做过测算,在急救普及上投入1元钱,在灾害中就能减少至少4元钱的损失。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培训能力和效果都很低。一位一线城市的急救培训人士坦言,现在他们的培训人数总量“和全市人口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多位急救专家呼吁,在全社会普及急救教育,尤其是高危行业、服务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各类各级学校应把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毕竟,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掌握技能是救不自己的,“只有人人都有救人的技能,人人才都有获救的机会”。
——此段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加强急救教育,学校要加强急救普及投入,将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增强培训能力和效果。
不仅如此,地震、泥石流以及火灾、爆炸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突发事件的初始时间段,人们可依赖的主要是自己所拥有的生存知识、避险经验和技能。研究表明,重大灾难发生后绝大部分被救人员是由基层单位非专业救援人员自发救助完成的,专业救援队伍所救人员只占5%左右。”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Z教授说。
——联系题目题干,从此段可以看出,“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并非局限于心脏猝死的急救,还涉及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急救。
——此段可推导出急救的对策:掌握生存知识、避险经验和技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进一步整理出参考答案:
急救知识进校园应急教育是关键
各学校,广大师生们:
地震、火灾、爆炸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心脏性猝死随时随地发生在身边,抢救成功率极低。为加强急救教育,市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学校在加大投入,将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的同时,要引导师生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急救观念。强化时间就是生命、普通人也能使用专业设备的观念,力争尽早进行有效急救。
2.学习急救知识。学习掌握应急常识和避险经验。
3.掌握急救技能。学习使用急救专业设备,掌握简单急救技能,开展自救互救,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急救连着你我他,生命安全靠大家。让我们珍惜、敬畏生命,共创安全、美好校园生活。
某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
××××年××月××日
以上参考答案,可以把握以下信息:
第一,标题既包含“应急知识进校园”这一活动主题,也包含“教育”,既体现了题目题干和给定材料的主旨,也体现了卫生、教育部门的职责,还体现“切合活动主题”的作答要求。同时,标题既省略了发文机关,也省略了文种,符合宣传稿的写作格式。
第二,主送机关(对象),在题目题干中并没有明确,同时,给定材料既有广大师生应该做到的内容,也有关于学校加强安全教育的内容,所以应该包括学校和师生。
第三,正文开头,既点到了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又突出了心脏性猝死问题,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虽然不是卫生部门的职责,但这些应急知识“进校园”却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况且题目题干并没有明确什么应急知识进校园,给定材料中偏偏有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内容,因此,两者应该兼顾。
第四,正文之所以没有将学校、师生各该做什么并列写,一方面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另一方面避免了主语转换容易造成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