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生活百科 健康 急救内容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作者:姚萍萍 发布时间:2022-06-06 15:20:40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10678 投诉 下载本文

抢救者跪于患者一侧(一般为右侧),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下部,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抢救儿童用一只手即可),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部分重量下压患者胸壁,当胸壁下降3-5厘米(儿童2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

2、紧急救护的程序:

①拨打120②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③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④先抢救危重者⑤优先护送危重者

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紧急止血法:

(一)、止血

0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

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0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0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0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0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01、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

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0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

也不够牢固。

(三)、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4、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

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5、触电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6、中暑急救: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的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担当周围环境气温超过皮肤温度,尤其当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畜积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成为中暑。夏季暴晒于烈日下,由于受热较多,而引起中暑者,成为日射病。

7、常用止血的方法有哪几种?

(1)小伤口止血法: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静脉出血止血法: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加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疑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法: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指压法: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用此方法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如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当发现较大伤口时,可先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填塞,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利用其压力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若遇到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带、绷带或布条紧扎出血伤口,但15分钟左右,要放松止血带几分钟,然后再扎紧伤口,以免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8、受伤后怎样包扎?

包扎在现场救护中应用很广,具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和固定垫料、夹板等作用。为确保包扎效果,在包扎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快:发现伤口要快,包扎要快;(2)准:包扎部位要准确;(3)轻: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口流血和疼痛;(4)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宜,打结时避开伤口。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三角巾包扎、毛巾包扎等。

9、怎样搬运伤员?

(1)徒手搬运法。分单人搬运法: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双人搬运法:有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徒手搬运法。

(2)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同时要注意保暖。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竹竿、梯子等制作简易担架搬运。

如果从现场到转运终点路途较远,则应组织、调动、寻找合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运送伤病员。

(3)危重伤病员的搬运。脊柱损伤:要用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颅脑损伤:让伤员处于半卧位或侧卧位。胸部伤:让伤员处于半卧位或坐位。腹部伤:让伤员处于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呼吸困难病人:让伤员坐位,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昏迷病人:让伤员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休克病人:让伤员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

10、骨折或脱臼时怎样处理?

肩部脱臼:施救者用脚撑在伤员腋下,拖动脱臼的臂部,使之复位。另一种方法为施救者屈肘90度,用作杠杆,顶住关节窝使之复位。伤者复位后,用吊索支持臂部并用绷带使之与胸部固定,好好休息。

手指脱臼:拽动手指,再慢慢放松,使骨头复位。如有人握牢伤员的腕部,效果更好。此法只可用拇指轻轻一拭,如不起作用,则不可再进行下去,以防引起更严重伤害。

腭部脱臼:腭部错位通常是由于受到打击引起的。可在下牙上放好布衬垫,将病人的头部靠牢,用拇指向下压衬垫,同时用手指使腭部错位处前后转动,这样会使其突然复位。伤者头部与下腭用绑带缠绕固定两星期,食物应松软。

11、骨折的急救方法?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与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若在包括伤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到医院后,须向医生说明,提请注意。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5)送医院诊治。

12、骨折怎样判断?

(1)用手指轻轻擦拭受伤部位时疼痛加剧,有时可以摸到骨折断端;搬运伤员时疼痛更加剧烈。

(2)受伤部位或伤肢变形。如伤肢比健肢短,明显弯曲,或手、脚转向异常方向。

(3)受伤部位明显肿胀,或伤肢不能活动。

(4)骨折断端有时可以摸到嘎吱、嘎吱的骨磨擦感。但不能为了判断有没有骨折而做这种试验,以免增加伤员的痛苦或导致骨折断端刺伤血管、神经。

13、什么是口对口呼吸法?

对自主呼吸抑制或停止而无牙关紧闭者适用。

(1)置病人于空气流通处,解开衣领及裤带。清除病人口、鼻腔中分泌物及异物,取下假牙,必要时将舌拉出。

(2)将病人去枕仰卧,救援人员跪于或立于病人一侧,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头后仰,气管伸直,口张开,用两层清洁纱布或一层清洁手帕盖上(紧急情况下可不盖)。

(3)救援人员先深吸一口气,用手捏住病人鼻孔,同时对准并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将气体吹入,直到病人胸廓扩张为止;随之放松鼻孔,使气体排出。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吹气14-16次/分,直到自主呼吸恢复。

14、什么是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法。两者既至关重要又相辅相成,一般情况下同时施行。

正常的呼吸是由呼吸中枢神经支配的,人工呼吸法是采用人工机械的强制作用维持气体交换,并使其逐步地恢复正常呼吸。

抢救者跪于患者一侧(一般为右侧),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下部,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抢救儿童用一只手即可),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部分重量下压患者胸壁,当胸壁下降3-5厘米(儿童2.5-4厘米)时放松。注意抬手时掌根部不要脱离患者胸壁。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30-40次。

实践证明,对触电后“假死”状态的人,多数可以通过及时而正确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挽救生命并逐步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