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个人报告 调研报告内容

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范文

作者:小武林 发布时间:2025-05-05 16:41:26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相关政策,那么你们知道三农政策的的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皮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范文 姓名: 学号: 学校: 寒

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人:

调查时间: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泽州县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72万亩。传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等。近年来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上亿元,组织实施了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旱作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太行山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水浇地面积发展到17.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1%,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5.02万台(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18811千瓦。

泽州县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建成了3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农场,面积达到6.5万亩,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小杂粮、优质果品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发展到2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县、山西省优质小麦示范县、山西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和晋城市蔬菜基地。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粮达到478708吨,小麦总产量达到215904吨,蔬菜总产量达到192088吨,肉类总产量达到9606吨,禽蛋总产量达到6514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对三农政策在附近农村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网上查找资料等。(附件)

三调查分析: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

调查表明我国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程度是非常低的,这也说明我国政府结构在农业政策的实施推动过程中所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一般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关注政府的政策,在政府制定政策后,没有做到有力的宣传,使得政策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最终导致政策的不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赞党的十七大“三农政策”好沈冀程》:千年赋税消,百姓喜眉梢。减负心犹畅,增收劲更高。满山林国硕,旷野稻香飘。处处呈新貌,奔康路不遥。此诗正是党的“三农”政策为新农村带来的新的变化。在农村要先发展经济有很多限制因素,农村的交通网不是很完善,古人不是说过那样一句话么“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完善了,才能与外面的沟通合作更加的趋于完善。一些厂矿的设立基本上都是选择在城市,因为那里不仅交通完善,而且各方面的物资供应该也是很便利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高精尖人才都选择了那些企业,导致农村几乎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企业,由于经济发展不起来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怎样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在国家不是也在积极的提倡要求大学生到偏远农村支教的么,这也对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国家近几年的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减

轻了农民的负担。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000元,政策的修订和出台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有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步伐还敢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在个税征管方式上应建立系统和人性化的制度,纳税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和个人情况,计算出起征点。这种征税方式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正义,因为纳税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会“伤及无辜”。粮食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不大。粮食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冲击不大,但对于生活比较困难、人口占比较大、农业基础薄弱的农业村百姓来讲,影响却比较深远。如果粮食与粮价生产价格呈现不协调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影响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被迫上楼现象,人们褒贬不一。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吧原有的村庄整体拆迁,农民集中居住到新的多层或高层住宅,原村庄用地和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地方政府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市近郊区征用同等面积的耕地,用于城市或工业建设。通过这种试验,城市建设用地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民集中居住后,原宅基地和村庄复垦为耕地,确保了一定区域的耕地总量并没有减少。在一些实验区,这种“增减挂钩”的指标还可以在不同县(市、区)之间交易,集中居住的农民也能由此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这被形象地称为“宅基地换房”。在经济开发区,农民早已脱离农业,多从事二三产业,集中居住对其影响不大;但对那些二三产业并不发达的区域,盲目推进集中居住,必然增加农民的生活成本,损害农民的土地权利,造成诸多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宅基地作为农民的不动产,政府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下来的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用于房地产或工业发展,所得的巨额利益,本应该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事实上,农民只能分得土地收益的部分。这引发了农民的不满,甚至出现了群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