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个人报告 调研报告内容

不同阶层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作者:郑久群 发布时间:2023-06-28 08:10:14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三)大学生认为对幸福感有影响的要素1.金钱仍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如表所示,认为幸福与金钱有很必要的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3.19%,认为幸福与金钱有一定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76.92%,认为幸福与金钱毫无关系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1.1%。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学生中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比列只占了小部分,可以观察出,当今大学生对“金钱”的理解还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

不同阶层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一)调查原因:

追求幸福是人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感话题的调查应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状态,我们组对不同省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的了解,提出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的建议,是我们的的大学生幸福更强。

(二)调查对象: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省份的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组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为多选题和单选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91份

(四)调查内容:大学生个人基本资料,对幸福感的理解,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以及对提升幸福感的看法等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幸福观中其它问题的看法。在“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问卷调查中,被试者通过罗列方式回答问题,得到认识,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学业上的成功、丰厚的物质条件、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知心朋友受到尊重与理解、无拘束的心灵世界等都是重要的的指标,百分数分别为86.81%、64.84%、60.44%、74.73%、74.74%、63.74%。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是积极的、向上的,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大学生都能普遍理解到幸福的真谛,追求幸福,是每个大学生都为之努力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数据详细参见下图:

(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

1.对于“你幸福吗”这个问题,调查中有55%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幸福,也有44%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幸福偶尔不幸福,只有1%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幸福,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生的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2.关于大家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的问题,64%的同学认为是身边的普通人,13%的同学认为是父母他们那一辈人,当然,也有23%左右的人认为是明星或者社会名人,因此我们也分析出大多数同学的现实感很强,能关注周围的生活,也有些

同学不怎么知足常乐,以为光鲜亮丽的明星才是幸福。

(三)大学生认为对幸福感有影响的要素

1.金钱仍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如表所示,认为幸福与金钱有很必要的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3.19%,认为幸福与金钱有一定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76.92%,认为幸福与金钱毫无关系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1.1%。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学生中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比列只占了小部分,可以观察出,当今大学生对“金钱”的理解还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

2.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重要影响

如表所示,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一般影响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

31.87%,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很大影响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64.84%,仅有3.3%的人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没有影响。

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重要作用。拥有一个正确的幸福观对获得幸福有着重要导向作用。由此,可观察得到大学生对教育的重视与肯定。

3.幸福影响因素多元化

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多项选择题,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选项,都超过了50人选择,是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们对幸福的追求与感受并不是单单倚重某一个的要素,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客观。

三、建议

(一)从学校教育来看

1.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人是幸福的本质

2.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3.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的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

4.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与机会。

6.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的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已在业余生活中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潜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

(二)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3.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事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

4.切实加强与父母间的沟通与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5.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

6.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