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支持鼓励在职党员参加所在社区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社区党员关系不遗漏、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放松、先锋作用不削弱;对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实行隶属管理,不断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
资新社区成立于20xx年12月,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45栋,住户1408户,常住人口3568人,流动人口293人,辖区内有非公企业单位1个,学校1个。个体商业网点35个,有1支志愿者队伍。
一、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1、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376名,其中妇女党员145名(38%)、流动党员132名(35%),党员学历构成情况:本科22名、大专83名、高中193名、初中78名;年龄结构:30岁以下16名,30-40岁36名、40-50岁139名、50-60岁96名、60岁以上89名。
2、党务工作者待遇情况:社区工作人员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4名;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邵金,是在支部书记中招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主任月工资1050元,1名副书记月工资1020元,其余工作人员月工资1000元。3、运转经费情况:办事处年拨款10余元,在上级争取资金15万元,但每年用于干部工资、道路维修、创建卫生城市、计划生育等日常性工作30余万元。
3、活动阵地建设情况:资新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是原棉纺厂改制后留下的,面积为300平米;产权为资新社区居委会所有。
二、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1、加强设施建设,帮助居民安居乐业。近年共筹资50余万元,维修危房3座,维修小区道路500多米,11年社区安居工程项目启动,总投资600多万,将解决60余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社区投入2万元帮助离退休人员成立了一支秧歌队和腰鼓队、他们活跃在社区内外,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社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社区始终把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做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对于双职工下岗年纪偏大而又无一技之长的家庭给予部分生活补贴,几年来,社区共办理低保157户,月保障金额55452元。凡是户口在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家中子女,考上重点高中奖励200元;取得大专学历,奖励300元;取得本科学历,奖励500元;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奖励800元。
3、发展社区服务,带动就业创业。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经济收入较低状况,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把再就业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每年与区劳动局联合举办就业培训班,同时建立了劳动就业台帐,并实施电脑化动态管理。拓宽就业渠道,每周都派专人到市劳动部门及驻辖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并及时宣传,与未就业人员沟通,面对面的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并记录在案。推进再就业工作的步伐到现在为止,社区09年登记在册的119名下岗失业人员现已有114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6%。
三、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足,活动场所建设受限。社区党建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有一定的运转经费保障.但目前除了区委组织部和办事处每年下拨的小额基层运转经费外,只能靠社区集体经济支撑。资新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社区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没有固定的收入。每年都靠向上级争取资金来保证日常工作开展和社区干部工资还有缺口,所以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建设也一直停滞不前。现有的党建活动室与市民学校、便民大厅等在同一场地,给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现有的条件无法满足社区党员学习、活动需要。
2、群众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平时党建开展活动,党员真正能积极参与党员活动的并不多,往往借口工作忙等原因而难以顾及,除非是社区召开会议时发给一定的补助费才能勉强到齐。
3、对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漏洞。由于传统党组织管理体系的限制,对下岗职工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即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不管、社区党组织没权管,使这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
四、积极探索,解决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1、健全管理机制,在增强党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建立以社区党总支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依托、辖区全体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直管”居民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协管”社区流动党员、“双管”在职党员、“接管”下岗、待岗、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党员和未安置的复转军人、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2、健全配套机制,在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上下功夫。建立配套投入机制,采取财政划拨一点、社区分担一点、职能部门投入一点、社会力量支援一点等办法,来解决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资金困难。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既把政府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又不增加社区自治组织的负担。要以“刚性”的细则要求公安、计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等政府相关部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的同时,实行“权随职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使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基层自治组织。
3、改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保持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支持鼓励在职党员参加所在社区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社区党员关系不遗漏、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放松、先锋作用不削弱;对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实行隶属管理,不断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切实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制度健全,学习规范,通过学习教育把社区党员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组织身体好的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定期传递党组织的信息;强化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为社区党组织当好参谋和助手;对长期在外、流动性强的党员可经社区党组织介绍,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在继续坚持党员责任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通过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解困、卫生保洁等服务岗位,在党员个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社区党支部研究审批,定期评议审核。
、调动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引导党员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自觉行动;二是找准载体,让各行各业的党员有机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帮助党员特别是下岗、失业和有困难的党员掌握自强自立的本领,使他们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用严格的党内生活制度约束党员,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需要共同努力,做到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探索新举措,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