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英语学习 英语能力 英语翻译内容

英语翻译难点都有哪些类型

作者:姚萍萍 发布时间:2022-07-18 18:07:23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21275 投诉 下载本文

(《中国科普报告》)句中时态误置,而且is a year when可以简洁地用see代替:The year 2004 saw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great efforts to publicize and act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英语翻译难点都有哪些类型

英语翻译难点都有哪些类型

归结起来只有两难:一是理解,二是表达。

对于英汉、汉英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翻译,我们每个中国学生大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英汉翻译难在对原文的理解,译文的表达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汉英翻译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对原文的理解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而译文的表达却常常令我们望而生畏。

能否用明白晓畅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是一把检验我们英语水平的标尺,这极为鲜明地体现着译者的语言功力。

事实上,汉英翻译是英语学习者的一道坎。

中国学生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汉译英练习。但是这些练习大都根据教科书上现成的句型设计而成,一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往往派不上用场。

他们拿到原文,总是首先查阅汉英词典,找到对应的英语单词和词组,然后尽可能套用课本上的句型翻译而成。

这样译成的句子往往意思都有了,拿给外国人看,也大概能看懂。但是谁都,包括译者自己,可以看出它不是地道准确的英语句子,而是所谓中式英语,或曰洋泾浜英语,Chinglish。

这种“意思有了,却不准确”的中式英语常常出没于我们的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展横幅,市招标识上。

比如,“谢谢你的合作!”是我们十分常见的礼貌用语。它又常常被误译作Thank your cooperation!而准确的表达是: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张庆路先生指出:“英语的半文盲化正从中国知识界的中下层向中上层蔓延。”这绝非危言耸听。

通过我们以后的实例,读者将会看到:名牌大学在用中式英语交流学术,汉英词典在用中式英语诠释词语,外语学院学报上刊登的是中式英语,中学英语课本上采用的是中式英语,英译古代文化经典丛书有中式英语,大型企业、外贸公司的广告上也有中式英语,政府部门的文告上还是有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几成视觉公害之势。

如前所述,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几乎很难在教科书里找到对应的句型。例如:“红颜自古多薄命。”是一个很典型的汉化句子。某汉英词典给出的译文是:

1. A beautiful girl has often an unfortunate life. (一个美貌女孩往往有一个不幸人生。)

2. The beautiful woman suffered a harsh life. (那个美貌女人遭受过严酷人生。)

3. Though she is very beautiful, she is also very unlucky. (虽然她非常美丽,却非常不幸。)

原文出自古诗,长期以来经过反复引用,已成谚语。而译文的三个句子,虽然意思有了,却只是对原文的解释,没有译出其韵味,在风格上两者相去甚远。

风格相近的译文大概是:Fortune scarcely favours the beauties. (命运之神极少关顾美女。)那么“红颜自古多薄命”是如何演变成“命运之神极少关顾美女”的呢?这正是我们要解答的问题。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语法问题

语法错误包括时态、语态、语气错误,词语搭配错误,句型错误等等。例如“2004年是党和国家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年。”被译作:

Year 2004 is a year whe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hinese government went to great lengths to publicize and implement the idea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中国科普报告》)

句中时态误置,而且is a year when可以简洁地用see代替:

The year 2004 saw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great efforts to publicize and act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句中see的本义是“看见”,这儿引申作“见证”解。

二是修辞问题

修辞是一个选择词语的过程。例如“我敢打包票,他一定会准时来。”句中“打包票”一语在汉英词典中作guarantee或vouch解,全句被译作:

I guarantee that he will come here on time.这个译文虽然意思有了,但是从修辞学角度看,却与原文的语境语气都不相吻合。guarantee作“保证”、“担保”解,也用作商品质量保证、使用保证。

vouch作“担保”、“质押”解,属法律用语。而原文是十分口语化的说法,往往伴随着说话人手拍胸脯的肢体动作,所以应当设法找到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表达方法:

I bet you that he will come here on time.(我敢打赌,他一定会准时来。)

三是逻辑问题

上海某高中英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句是:

A person can live in the modern world without synthetic substances.(一个人没有合成材料也可以生活在现代社会。)

该句语法无误,修辞无误,逻辑却错了。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说“一个人没有合成材料也可以生活在古代社会。”才符合逻辑。

所谓“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已经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生活在现代社会”,后面一定还有说法,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

Although a person can live in the modern world without synthetic substances,…

四是表达习惯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有的地方大同小异,有的地方却大相径庭。后者往往更值得我们注意,中式英语的问题也往往出在后者。例如“容闳一生追求光明,与时俱进,无愧为中国现代化的卓越先驱。”被某名牌大学学报译作:

Rong Hong pursued brightness and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ime all his life, worthy of the title of the outstanding pioneer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原文的动词词组“追求光明”、“与时俱进”,应该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转换成名词词组。而且“光明”不能直译成brightness。

因为“光明”在汉语中象征着“真理”和“进步”,而brightness在英语中象征着“聪慧”和“敏锐”,这又是表达习惯的不同。另外“追求光明,与时俱进”与“无愧…”的位置应该对换,这更是表达习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