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英语学习 英语能力 英语资讯内容

英语培训班 小学生

作者:bianji1 发布时间:2022-06-02 12:08:19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27170 投诉 下载本文

家长要尽早发现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在支持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不要把自己的很多看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特长,让自己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选择

英语培训班 小学生

随着我市中小学的正式开学,校外学科类培训班也陆续开始上课了。本学期起,我市校外线下学科类培训全部纳入温州民间教育智慧服务管理系统,学生报名缴费、签订电子合同、消课与评价都在系统内进行。

新学期,你家孩子报的学科类培训班较“双减”之前有哪些变化?你整体感觉比以前轻松了吗?近日,本报对市区248名小学生家庭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8.95%的家庭所报的培训班较“双减”前有减少,孩子多出来的时间花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亲子相处上。但也有部分家长坦言,孩子的校外学科类培训班并没有减少。“中高考的选拔制度在那里,不敢让孩子松懈下来。”

调查显示 六成家长感觉轻松了

此次微调查围绕“双减”后的校外学科类培训展开,共收回有效问卷248份。调查结果显示,有68.95%的家庭新学期报的校外学科类培训较“双减”前有减少,31.05%的家庭表示“没有变化”。

谈及培训班报少了的理由,家长认为是“响应‘双减’,减轻孩子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学科类培训放在平时了,孩子太累,效果不佳”“周末找不到学科类培训班了,不得不停掉” 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最主要的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而“心里焦虑”“不补习,担心孩子成绩下降”等成了家长仍坚持送孩子去培训班的理由。

在“‘双减’后,你整体感觉比原来轻松了吗”这道选择题中,六成家长选择了“是”。除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外,多出来的时间,他们多用来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以及亲子相处。但也有部分家长坦言,家长和孩子并没有比原来轻松。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科培训放在平时晚上,更累了”“中考高考还在那里,仍然不敢松懈”等。也有一些家长在问卷下面写下了其他原因,如“考试要求没有减,更考验孩子的自学能力”“没有专业老师辅导,要家长自己上,不会讲解的家长很忧伤”等。

家长困惑 作业减少 焦虑犹存

市民周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 “双减”之前,周女士给孩子报了思维和英语两门学科培训。而新学期,只保留了英语一门。对此,她是这样考虑的:“现在学科类培训只能安排在周中,放学就拼命往补习班送,孩子太累,效果也可能出不来。为此,我把孩子仅有的一门学科培训英语安排在周五晚上。”

陈先生的孩子是市区一所民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比“双减”前报的培训班,小陈在新学期减少了英语,增加了羽毛球课。“我不想弄太多学科培训放在周中,要为孩子的睡眠考虑。”陈先生提到,孩子班上也有同学在周中安排了满满的学科类培训,可同学妈妈反应效果并不佳。

市民张女士是一位“二孩”妈妈,大孩已经进入小学高段。新学期,她所报的学科培训班并没有比“双减”前减少,只是把时间从周末移到了周中。她坦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中高考的指挥棒还在,不补习怕孩子成绩下降,家长心中很是焦虑。

“学校作业少了,的确是轻松了一些,但‘弦’还是得绷着,因为中高考的难度就在那里。我还是得找合适的教辅,找合适的网课,自己花时间学习再给孩子讲解不明白的地方。这一套流程下来,我没感觉轻松多少。”

专家观点 更多关注身心健康 和综合素质发展

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崔岐恩看来,“双减”政策就像一场风暴,正在改变着整个基础教育的面貌。身为家长,应该要把眼光放长远,在学习成绩之外,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发展。

对于学科类校外培训,崔岐恩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观点。“家长和孩子一方面应响应号召,尽量减少额外补课,力争在学校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问题,把节省的时间用于锻炼身体,家务劳动等。只有当个别孩子学习困难大,且自愿补习时,那么可以少量补课。”

对于家长们心中绷紧的那根“弦”,崔岐恩认为,未来中考和高考一定会有大的改革,会有更全面的考核评价措施。家长要真正理解政策出台的初衷,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莫只盯着考试成绩。家长要尽早发现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在支持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不要把自己的很多看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特长,让自己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