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演讲稿范文 综合演讲稿内容

校长总结表彰会讲话

作者:马化 发布时间:2025-10-18 06:00:11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校长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方针的实践者,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下面是皮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校长总结表彰会讲话,仅供参考。 校长总结表彰会讲话(一):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们,尊敬的71391部

校长总结表彰会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2014年学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集体和个人,优秀集体和个人典型代表作了经验介绍。从获奖集体和个人所取得成绩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南工学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筑梦、善于圆梦的奋斗情怀,深刻体会到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挥洒汗水、努力成长的内心力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所有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积极参与学风建设的所有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亲爱的同学们,“求学瑶湖,筑梦南工”是我们青春的梦想,是我们青春的誓言,也是我们青春的选择。梦想、缘分、青春和知识让我们凝聚在瑶湖之畔,与南工结下不解之缘。《左传》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所谓立德,就是要树立为人处事的楷模;立功,是要建立震古烁今的事业;立言,则是讲究要有佳作传世。亲爱的同学们,古人讲的“三立”,便是要求我们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也是大学育人的根本任务。其中学会做人,就是要始终立于道德的最高点,肩负起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重托,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结晶成人类文明崭新的成果;学会做事,就是要始终处在育人的最高峰,以高远的视野开启事业的大门,用稳健的脚步和坚强的心灵笑对疾风骤雨抑或万丈光芒;学会做学问,就是要始终站在学术制高点上,满载着灵感、执著和坚强,沿着科技信息时代的花环筑成的栈道,高歌勇进,从容前行,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中探知真理、思考人生、激流勇进、独占鳌头。近年来,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深入推进学风建设,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南工学子的各项素质得到大力拓展。2014年学校组织12000余人次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智能车大赛等39项国家(省)科技创新与技能型竞赛活动,有223个项目,467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其中省部级奖励361人次,国家级奖励106人次),特别是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大学生测绘大赛等竞赛实现了在国家级奖项的重大突破。2014年,有292位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在今年3451本科毕业生中,考研上线人数为506人,上线率为14.7%,录取人数为356,录取比例为10.32%,录取率比去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28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580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8013名同学获得校级奖学金,361名同学获得学风建设先进个人,82个班集体获得学风建设先进集体,这些成绩的取得,展现出南工学子奋发有为、好学力行的良好精神面貌,也表明同学们在“立德”、“立功”、“立言”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必将成为南工砥砺前行、务实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

亲爱的同学们,大学生是人生成长的转折点,也是贮备发展动力的关键期,刻苦学习,涵养知识,成为大学生必然的人生追求。为帮助大家更好的成人成才,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精彩梦想,在此,我讲五点希望,供大家参考,与大家共勉:

一是让理想成为一种习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指引人生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同志曾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些都充分说明理想是个人成才、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广大南工学子理应饱含个人理想,助推民族梦想,让青春在为国家建功立业中绽放光芒。

让理想成为一种追求,首先就是要严于修身。在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大凡仁人志士无一不十分注重修身,视修身为人生和事业的基石。《大学》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礼记》云,“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欧阳修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时至当代,修身关乎到大学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高素质。“修身”重在“修心”。修心为本,修行为标,要内省外修,标本兼治。重点要修“四心”:“修仁爱之心、修包容之心、修正义之心、修敬畏之心”。修身是一种主体的自觉、自省与自律,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从点滴入手,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矫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品质,提高道德境界,不断增强修养,从而实现“行高者,名自高”。

让理想成为一种追求,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成型期,思想观念活跃、自尊意识强烈、成长愿望浓烈,极易受到西方庸俗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形成庸俗价值取向,甚至走向人生歧途。广大南工学子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曲直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抵御西方庸俗文化的渗透,保持心灵的纯净、纯洁和纯真,敢于同社会不良势力作斗争,努力弘扬社会正气,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让理想成为一种追求,就是要与祖国共命运。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的个人理想和人生抱负,始终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与祖国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广大南工学子要积极承担历史责任,牢记民族使命,主动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用个人理想追求推动个人事业进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推动国家事业繁荣,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高度统一。二是让奋斗成为一种常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可能从天而降、唾手可得,都必须手胼(pián)足胝(zhī)、悬梁刺股。这都充分说明,实现我们理想,需要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刻苦奋斗。广大南工学子理应牢记“不忘初心,放得始终”的道理,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努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痴迷于知识的海洋世界,徜徉在创新创业的阔道上,奋斗在人生美丽的征程中,才能真正有所建树和成就,实现人生价值。

让奋斗成为一种常态,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学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安生立命本领的重要法宝。广大南工学子要惜时如金,刻苦学习,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份作业、完成好每次考试做起,勤学苦练,把惟真务实的理想信念贯穿于思想、行为全过程,杜绝虚假、伪装,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让奋斗成为一种常态,就是要刻苦努力的钻研。人生道路荆棘丛生,陷阱不断,岔口无数,困难随在,稍有退缩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就会一蹶不振、消沉不止。只有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人才能享受成功的鲜花和果实。广大南工青年要以非凡的勇气直面艰难险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咬住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不放弃、刻苦钻研不抱怨,在刻苦钻研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磨练意志,为实现梦想提供能量,不断追寻和超越人类文明演进的宏伟事业。

让奋斗成为一种常态,就是要综合全面的提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球化时代,知识日新月异,人才日趋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广泛涉猎,全面成长,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广大南工学子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用世界眼光、全局眼光和发展眼光对待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学习工作、学习生活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自身协调发展,逐渐成长为多元化、复合型工程人才。三是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呼唤创新,青年渴望创新。曾反复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经济发展理论认为,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主仅仅是经理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主才可能成为企业家。广大南工学子要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树立创新意识,践行创新理念,培育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实践,打造创新成果,用青春攀登科技创新高峰,通过创新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创新视为社会责任,在学习中努力践行这份责任,从而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发展,努力成长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就是要树立创新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创新思维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唯有解放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方能实现创新思维。广大南工学子要树立创新思维,立足学习工作实际,打破常规定式,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面对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将创新思维融入学习过程、融入生活过程、融入工作过程,自觉将创新思维外化成一种惯性行为。

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就是要乐于创新实践。创新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创新的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实际行动,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创新的价值。广大南工学子要从自我做起,破除小成即满、办事拖拉、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传统思维观念,大胆提出新点子、新想法,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勇于实践想法,检验创新水平,提高创新能力,让创新点亮火热的青春激情。

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就是要拓展创新成果。创新是指从创意、研发、产品化、商品化直至增进人类福祉的一个完整过程。科技创新只有在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时才能体现其价值。广大南工学子要积极承接社会科技创新项目,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和创新团队力量,着力解决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制造、信息控制、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动创新,拓展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助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

“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胸怀梦想、牢记责任的人,必定将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广大南工学子要秉承“争创一流”的意识,树立强大的自信心,积极创先创优,敢于竞争出彩,勇于奋斗出位,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学生、一位优秀的朋友、一个优秀的子女,让卓越基因深入头脑、深入骨髓、深入灵魂,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大学生。

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就是要树立强大自信。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但凡卓越的人,必然透视着自信的光芒。广大南工学子要树立“我以南工为荣”的理念,培育自强、自立、自信的风气,相信国家、相信学校,相信自己,自信而不自大、自信而不浮夸、自信而不盲目,让自信成为自我成长成才的动力,成为青年年华中绚烂的色彩。

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就是要敢于面对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人类前行的内动力。尤其是现代社会,不参与竞争就意味着被淘汰,意味着被清洗。广大南工学子要树立竞争意识,合法参与社会竞争,要敢于同名校学生竞争、敢于同优秀学生竞争,在争先创优中树立信心、寻找差距、积累经验,突破自己成长的瓶颈,为个人成长拓展进步空间,成长为生活中的强者。

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就是要看齐优秀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青年典型不仅有示范作用、导向作用,也有引领作用、激励作用,也可以营造“人人比优秀、人人争优秀”浓厚氛围。南工广大学子要树立学习先进典型的观念,选择身边优秀学子作为学习目标和处事标杆,努力从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向榜样看齐,激励自己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优秀典型甚至超越内心偶像,促使优秀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氛围。五是让实践成为一种旋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直接动力所在。广大南工学子要坚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善于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把握民情、摸清实情,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发现问题、开拓创新,在实践活动中砥砺品格、积极奉献、增长才干,为江西“五年决战同步小康”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实践力量。

让实践成为一种旋律,就是要积极动手实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不仅是儿童,对任何人,动手能力都是智慧的体现,都是成长的方式。广大南工学子要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利用工程实训、生产实习、实验课程、团学活动等实践平台,广泛参与动能实践能力培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以实践锻炼促进理论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型复合人才。

让实践成为一种旋律,就是要乐于奉献社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是人们自愿从事的公益活动,是人们融入社会重要途径,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方式,也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广大南工学子要强化公益意识,用个人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贫困帮扶、紧急救援等社会公益事业,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公共精神,在社会奉献中了解社会、提高能力、增进道德,营造浓厚的公益事业氛围,引领更多青年进入公益服务领域,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让实践成为一种旋律,就是要主动服务基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让农村基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成为青年建功立业的大好舞台。因此主动服务基层,成为大学生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广大南工学子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苦,积极深入基层农村、深入艰苦区域、深入恶劣地区,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将知识、科技和教育的种子播种在广袤的基层大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服务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梦”。

亲爱的同学们,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把这三句词连缀在一起融会贯通,道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的三种境界,在释解这三种境界时,常把第一境界解释为立志,把第二境界解释为求索,把第三境界解释为顿悟。我们在理解这三种境界时,切不可忽视了做人的境界。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意思就是说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我们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进取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美的生活情趣,勤奋思考,刻苦学习,互帮互助,奉献社会,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为实现个人价值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属于历史,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的现实和铸造辉煌的未来。在此,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创造更加璀璨的业绩。同时,希望全校同学,以先进为标杆,以榜样为力量,奋起直追,勇往直前,用具体行动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打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踏实奋进,埋头苦干,用青春和智慧共筑“南工梦”、助推“中国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