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城市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对全市282户企业开展污染整治,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投入试运行。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6%。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7.4万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9981套,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和危旧房改造10万户。确保畜牧业产值增长9%。
回顾:2008-2013年
五年完成生产总值3860亿
五年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860亿元、年均增长12.4%,财政总收入1548亿元、年均增长15.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7亿元、年均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191元、年均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620元、年均增长13.7%。
其中,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投入“三农”资金213.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97.4亿元、年均增长6.4%,建成重大水利项目78项,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49件,解决了89.8万人的饮水困难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达到598.3亿元,年均增长14.8%,卷烟及配套产业增加值达到367.7亿元、年均增长15.2%,工业园区增加值达到480亿元、年均增长18.3%等;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8.8亿元、年均增长9.8%,旅游总收入达到70.6亿元、年均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6亿元,年均增长19.9%等。
城镇化率提高到42.9%
城镇化率由34.8%提高到42.9%。完成中心城区玉溪大河二期、清水河引水、出水口生态公园、棋阳路拓宽改造、康井路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云南省玉溪城市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华宁、元江、易门、新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13个集镇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大营街获国家园林城镇称号。
“三湖”保护见成效
投入23.9亿元实施了118个“三湖”保护治理项目,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被列为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星云湖、杞麓湖水质恶化趋势减缓,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对全市282户企业开展污染整治,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投入试运行。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6%。
2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累计投入民生保障资金368亿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7.4万人。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全覆盖,80岁以上无退休金老年人享受保健补助。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9981套,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和危旧房改造10万户。2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一补”实现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完成263个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澄江化石地荣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5万户,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去年完成生产总值超1000亿
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000.2亿元、增长12.2%,财政总收入403.7亿元、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2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7.1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4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7628元、增长15.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展望:2013-2017年
力争生产总值达2200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2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财政总收入达8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9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3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年均增长16%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
增投资作发展第一动力
着力增投资扩开放促消费,把增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力争5年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1800亿元以上、外资6亿美元以上。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积极参与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昆玉一体化进程。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粮烟蔗油,大力发展畜菜花果药竹,提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玉溪建成云南重要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旅游文化产业成新支柱产业
突出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实现经济发展赶超跨越。到2017年力争高新区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通海、新平工业园区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其他工业园区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到2020年研和、红塔工业园区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扶持发展重点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高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发展,推进中心城区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哀牢山—红河谷精品旅游线建设,把旅游文化产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
打造集休闲娱乐城市新名片
加快城镇化进程,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用足用好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政策,加快山地城镇建设。加大中心城区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力度,统筹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改造提升,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新名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经营管理城市,确保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功。推进“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建设,促进“三湖四片区”一体化发展。抓好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建设,推进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特色乡村建设,搞好农村特色民居建设。统筹规划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区域整体交通通行能力,加强滇中同城信息化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无线城市、智慧玉溪”。
目前:2013年工作重点
做好“三农”工作
增加抗旱资金投入,抓好抗旱应急、重点水源、“五小”水利、“爱心水窖”等工程建设,切实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用水。认真组织对饮水困难地方拉水送水,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强化节水措施,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
完成粮食种植145万亩,确保省下达的烤烟种植71万亩、收购烟叶176.7万担任务完成。确保畜牧业产值增长9%。重点扶持县区培育发展100户骨干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个。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实现乡镇农村科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全覆盖。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加快农业用地流转、林地林木流转,搞好林权抵押贷款。完成农村居民转户进城8万人。实施易门浦贝整乡推进扶贫,完成200个整村推进扶贫、20个革命老区开发项目建设,易地扶贫搬迁1000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烟水配套等工程2655件、密集烤房1000座。
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超16%
以旅游文化为重点,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全力推进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推进帽天山历史文化旅游、仙湖锦绣等十大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加快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打造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特色精品旅游线。抓好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建设。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16%以上。
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三湖一库”水污染综合防治。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和“三湖”保护条例宣传教育,完成东大河流域主要河流水污染治理、大鲫鱼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依法拆除抚仙湖一级保护区至环湖公路外侧50米内临时、违章建筑。抓好星云湖内源生物治理、退田还湖等重点工作。完成省政府杞麓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现场办公会确定的项目建设。抓好东风水库和飞井海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加大管护力度,坚决查处污染湖泊、侵占水体、破坏环境等行为。
推进中心城区面山、高速公路沿线和“三湖”周边生态造林,建设生态走廊。完成人工造林16.5万亩、封山育林18.3万亩、低效林改造20万亩。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保护好水源区。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完成9个乡镇36个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搞好危险废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加强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监测,开展县城空气质量监测。
十件惠民实事是重点
一是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95万人、转移1.75万人;
二是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同步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失业补助标准。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10%,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三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124.6万人次以上,做好转户进城农民和失地农民参保工作;
四是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提升20万亩,建成“爱心水窖”1.6万口,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作用,完成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试点任务,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
六是继续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19万平方米,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七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年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5万元,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八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基层文化设施,继续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
九是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2126套,发放租赁补贴7437户,改造农村危房14550户;
十是抓好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公交线路、合理设置站点,提升公交车、出租车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