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了节假日安全大检查“回头看”工作。目前,我市共调查摸底生产经营单位2071家,完成分类分级647家。9月12日宜昌市“两化”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受到各兄弟县市的一致好评。今年,我们对炬凯纸业等4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示,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了严肃处罚。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增加安全监管人员编制2名。三是明确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职责。
(一)抓安全责任目标管理,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高度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年初安监局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执法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等文件,对年度安全生产指标控制、监管执法、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进行分解落实。二是分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镇(街道)和部门实际,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项进行量化、分解,与各镇(街道)和市直有关单位分类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初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听取上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本月工作安排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详实的月度工作计划。
(二)抓专项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取得明显实效。
一是“打非治违”深入推进。制定并下发了“六打六治”专项工作方案及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方案,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组织拆除了力能公司非法经营的加气站,完成了华山渔业和得心气体氧气站拆除的督办工作,对山水公司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了处罚,对安福寺红星食品烟囱、顾家店镇违法建设烟囱进行爆破,查处了安福寺镇一家从事酒精加工的非法违法企业。协调做好了全市粘土砖瓦厂关停的督办工作。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组织开展了节假日安全大检查“回头看”工作。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公安、安监、住建、交通、教育、质监、药监等部门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回头看”,对全市8个镇(街道)和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进行了现场整改并督办,确保了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
(三)抓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作为创新隐患排查治理的新机制,今年我市“两化”体系建设全面推开。目前,我市共调查摸底生产经营单位2071家,完成分类分级647家。按照宜昌市要求,全市所有高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具备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已全部纳入“两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生产经营单位覆盖广泛,行业架构完整的管理体系。7月中旬,全省“两化”体系建设上,我市做了经验交流。9月12日宜昌市“两化”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受到各兄弟县市的一致好评。
(四)抓规范执法,严格依法行政。
一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时段安全执法。重点加强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及国家重要会议等期间安全管控,我市在重点时段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30多次,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84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58份,责令现场整改隐患2194处。二是注重长效,扎实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执法。各镇街道、各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分管行业、领域特点,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并严格按执法计划开展日常执法检查行动。三是部门联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我市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频次及力度。由市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各镇街道加大了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的力度和密度。由市经信、住建、安监、质监、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各镇街道对工矿商贸、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轮渡码头等重点行业和部门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市共查出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隐患210多处;四是严肃问责,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力度。为加强我市安全生产督办落实力度,市安办成立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组,对各镇街道、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履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部门、单位,严肃问责督办,确保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今年,我们对炬凯纸业等4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示,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了严肃处罚。
(五)抓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安全监管责任。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增加安全监管人员编制2名。住建、交通运输等12个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安全监管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各镇(街道)也落实2-3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具体负责安全监管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规范安全生产基础文件。3月,市委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把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倾斜,同时,明确要求在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8月,我市出台《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规范了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的进一步落实。三是明确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职责。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枝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对质监、药监、卫生和计生等37个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职责重新进行调整,将商务局、经济信息化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化体育旅游局等五个单位纳入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增加到13个。四是加大基层安全生产投入。自2015年起,每年安排48万元作为各镇街道安全生产专项补助经费,并对市安监局等13个市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每年再追加5万元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经费,统一落实安全监管人员执法服装,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