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高考 模拟试题 高考题库内容

2023年八省联考河北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word 精校版

作者:admin22 发布时间:2023-08-23 11:12:14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2023八省联考河北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暂未公布。本次八省联考参与联考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河北、湖南、辽宁、湖北、重庆、福建。下面来看本站整理的关于八省联考试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2023年八省联考河北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word 精校版

八省联考河北省语文科目答题策略

八省联考语文科目答题技巧1、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八省联考语文科目答题技巧2、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1)切。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关注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关键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八省联考河北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泊头市八县联考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开阔的草原、蔚蓝的天空……青藏高原的美景令人向往。不过,这块高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贡献了美景。

追溯青藏高原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恐龙尚未灭绝的年代。大约1.3亿年前,地球的海陆分布格局与现代截然不同,青藏高原当时完全看不到踪影——它的大部分区域还是浅海。大约1亿年前,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分离,开始向北漂移。等到了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已经与欧亚板块撞到了一起。碰撞的结果是两个板块总共缩短了至少1500千米,缩短的部分不会凭空消失,自然只能从垂直方向隆起,让地壳增厚。青藏高原就是这样形成的。

青藏高原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等诸多国家的地形。这种塑造过程,就是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持续挤压的过程。其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板块边界上,出现了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一系列宏伟山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正好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缘。世界上几乎所有海拔超过了7000米的山峰均位于这一山脉中。而青藏高原正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屋脊”。

此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力量不只影响了板块边界,还深入了板块内部,将中国改造成现在的模样。首先,它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地势。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的。但在青藏高原形成时,板块碰撞的巨大挤压力量传导到板块内部后,围绕着青藏高原的区域也被迫隆起,形成了较低的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一系列高原,让中国形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其次,青藏高原形成时,其内部以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山脉,包括我们熟悉的昆仑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大巴山等,我们仅从这些山脉的走向就能看出它们与青藏高原关系紧密。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极大地改变了气候和环境。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中国东部为干旱荒漠,西部则为潮湿的森林。但青藏高原形成后,这个状态就完全翻转了。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大致分为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两大类。动力作用,就是青藏高原这个庞然大物阻挡了气流。这种阻挡作用一是对影响中国的盛行西风造成分流效果,使干燥的西风气流分为南北两支,两支气流绕过青藏高原后合流,给华南带来春雨。二是在夏季阻挡西南季风暖湿气流,让季风沿着高原边缘向华南、江淮地区输送,导致这些地区雨量充沛。三是在冬季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使之在蒙古堆积,为寒潮的爆发准备条件。而热力作用就是地形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进而影响天气。典型的例子就是海陆风:因海水与岩石、土壤的比热容有差异,白天陆地温度比海洋高,晚上则反之,于是风在白天从海洋吹向陆地,在晚上从陆地吹向海洋。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与平原相比,那里的地表温度自然是比较低的,但跟周围的大气温度比可就高多了。据科学家计算,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自由大气高出4~6℃,甚至10℃。因此,面积达到250万平方千米的青藏高原无论冬夏,都是一个巨大的热源。夏天时,这一效果尤其明显,热空气因密度低而上升,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低压区。这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气泵”,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周边的空气向青藏高原集中。结果每到夏季,青藏高原就会吸引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导致东亚、东南亚降雨增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北纬30°附近大多是沙漠和荒原,只有在中国却是烟雨江南、“千湖之省”的湖北以及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这是青藏高原的功劳。

除了影响气候和环境之外,青藏高原还可能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枢纽。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出土于西藏札达盆地,这些化石表明披毛犀起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从南至北的扩散才抵达西伯利亚。青藏高原在崛起后,充当了冰期动物的“保育园”,它们在此起源演化,全球性大冰期时从青藏高原扩散到世界各地。除了披毛犀化石,科学家还在西藏发现了北极狐的祖先邱氏狐、豹亚科中最古老的物种布氏豹,以及盘羊的祖先喜马拉雅原羊等动物化石。

多样的生态环境,让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多种生物的避难所。尤其是横断山脉地区,由于呈南北向分布,且峡谷中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当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成了诸多生物向南迁徙的通道,也成了它们的避难所。可以说,青藏高原塑造了现代生物链。

(摘编自刘忠亚《青藏高原如何改变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屋脊”说的是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气候寒冷,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

B.“动力作用”指青藏高原阻挡气流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且影响天气。

C.“气泵”形容的是青藏高原形成的低压区不断地吸引周边空气向高原集中。

D.“保育园”指的是青藏高原对冰期动物的起源演化起到了保护培育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在大约5000万年前总共缩短了至少1500千米,缩短部分的地壳物质被挤得向上隆起,使地壳厚度增加。

B.中国的地势从西向东大致上呈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而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这一系列高原就位于这3级台阶中的中间一级。

C.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不仅分流了影响中国的盛行西风,还阻挡了夏季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和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D.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枢纽,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还有喜马拉雅原羊化石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关于地壳板块碰撞产生影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促成了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一大片浅海消失,并且严重影响了气候,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灭绝。

B.大致塑造了东亚、东南亚和中亚诸多国家的地形,喜马拉雅等一系列宏伟的山脉也因此形成。

C.改变了很多地区的生态,如使中国南方降雨增多而成为烟雨江南,却使很多同纬度地区形成荒漠。

D.横断山脉因峡谷众多、通行方便,在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成了北方各类生物向南迁徙的重要通道。

4.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分)

5.这篇科普文章既有严谨性,又有文学性,请举例对此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野火春风斗古城[注](节选)

李英儒

我亲爱的银环胞妹:

你接到这封信,一分钟也别迟缓,立刻送到杨政委那里去。告诉他,我麻痹大意犯了错误,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那天,我接受任务,刚走到苑家屯村边,便衣特务拦住了我,查问我的身份。要是我不献居住证就好了,那上边同赵家有关联,特务把我带到赵家对质,恰遇上那个戴黑眼镜的叫蓝猫的特务率领敌人清查户口,这样我被捕了。

被捕当时,他们胃口很大,希望至少能捕住像杨同志那样的人,拷问了两个钟头,我自然不肯说,但我实在担心杨同志,他跟敌人一庄不隔,就在南板桥集上等着,还规定不见不散。假如敌人聪明些,从我的来路上去搜,杨同志必遭不幸。我瞅个空子,拼命去夺一个坏蛋的枪,逼得他不得不朝天开火。我多满意他这声报讯的枪声呵,不知当时杨同志听到没有?

我被捆绑进城了,敌人排列那样多的队伍,前呼后拥押着我走,是怕我逃跑吗?不是。敌人是要示威,我是他们示威的资本。我能当软骨头吗?当然不能。我得叫市民们看看共产党人的骨气!敌人,你夸什么胜利?你们获得我这个没出息的小卒能顶什么?就是这样一个小卒,也未必叫你们尝到甜头。可是,我心里也很难过。我还年轻,受党的恩德太多,出力的机会太少。难道就这样早早了此一生吗?

我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抱有这样的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解放了城池,由我领着咱们的武装,按着坏蛋的家门,指着他们的脑袋,一个也不漏网,一一都捆绑起来,那时节,人们是多么痛快,我是多么开心。哪晓得这些美好的希望都破灭了,不是我当向导抓捕敌人,而是被敌人五花大绑绑着我自己。

我不能瞒你们,我是受了严刑拷问,流过许多血……

请你们尽管放心,我不会给党丢人。

敌人不是草包,他们能做到的事太多啦!他们能敲碎我的牙齿,能割掉我的舌头,甚至能剖腹摘出我的心肝;但他们只有一条不能,不能从我嘴里得出他们所需要的话。

也不是闭起嘴来不说。我也说了一些,不知说得对不对,请组织审查。敌人问散传单送情报领兵攻打城池的事,我统统承担了,我是以“豁出一身剐”的心情承认的。也许是又犯了错误,因为他们松开我,把我送到一个居民家庭里来散押监视,这家有位善良的姑娘,就是她为我冒着生命危险送信的。

还写什么呢?表白表白我的心愿吧!你知道的,我们婚后几个月,当地共产党组织抗日武装,人家高眼看我,挑选我当了村妇女会主任。上级布置任务,动员青年参军,我怎样开始工作呢,想来想去,第一个是动员丈夫去前线。他求饶说:“我打了半辈子光棍,没见过孩子,只要你生下来,我当爹的亲亲他的脸,二话不说,第二天我就上前线打鬼子,在战场牺牲了,我也绝不后悔……”但我没答应。他提前上前线了,并带动着一帮青年集体参军。临走时,我要他给孩子起下个名字,他粗声大气地说叫“离”,说完他眼里含着泪走了,我懂得他是说分离呀,我给孩子起名叫小离儿。你嘲笑你姐夫恋家吗?他怎能没依恋呢?但他还是个人服从了整体。

他参军后是个好战士,很快入了党,在有名的齐会战斗中,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纪念他,我带着吃奶的孩子,奔赴内线工作,重回省城,移居郊区,内线联络,这样做我认为是服从了党的需要,继承了爱人的遗志,我没想过旁的,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说说我最后一件心事,我的小离儿才五岁,她是我心尖子上的一块肉。不管把她送给谁,希望组织上给她点荣誉,给她挂上个革命烈士子女的头衔,我没给孩子留下产业,要留这点荣誉,等将来小离儿长大读书的时候(我想到那时候省城就解放啦),叫她向同学们讲说讲说,她是什么样爹娘留下的女儿,让同学们知道: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我们国家民族造成多大的灾难!让同学们知道和平是多么可贵,知道他们在充满阳光的幸福生活下学习,是先辈人怎样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妹妹,说老实话,我把唯一的幸福寄托在理想和希望中了。让我向新中国所有的青年人表达我的心愿吧!祝你们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些都不是容易得到的!我虽然是做了母亲的人,可我还不过是二十四岁的青年!我多么想自由,多么想活下去,至少希望活到城市解放,能看到你们欢蹦乱跳的那一天。现在看来,这都成了奢想。

敌人也想让我活下去,还答应叫我在物质生活上活好一点,只要从我身上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我想活,我知道“死”并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名词,但我不能避开它而丢掉我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用说作为一个党员,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是不能失掉的。这样,我的未来就可知了。青年学生们,同时代和未来的青年们,让我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为你们的光明前途祝福吧。

金环

[注]《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李英儒描写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华北日寇占领城市的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人,你夸什么胜利”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金环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因为视死如归而对自己被捕一事的不以为意。

B.虽然“我”没有做过散传单送情报的事,没有领兵攻打城池,但“我”在敌人审问时都承担了,这表现出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

C.文中提到那位“冒着生命危险”帮“我”送信的善良的姑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普通百姓对革命工作的热心支持。

D.“我最后一件心事”就是担心自己年纪尚幼的孩子,这也从侧面暴露出我党中十分坚定的革命青年,也还存在一定的弱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悬念陡起,“我麻痹大意犯了错误”成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的金环的夺枪行为,更是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B.选文采用一封家书的形式,以一位年轻革命者的口吻娓娓道来,重点讲述她投身革命的事迹,及誓为革命献身的思想情感。

C.选文以细腻的笔调展现“我”被捕后种种矛盾纠结的幽微心理,结尾部分由衷的 希望和热情的祝愿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D.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尤其是其议论和抒情的文字,表现人物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境界,实是感人至深。

8.金环在信中用大量笔墨写丈夫参军的事,有怎样的表达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

9.金环被捕的故事如果用全知视角叙事,会非常细致生动,但作者却以书信的形式来叙写。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贡东见越王,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问曰:“此僻狭之国,蛮夷之民,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于此?”子贡曰:“吊君,故来。”越王勾践再拜稽首,曰:“孤闻祸与福为邻,今大夫之吊,孤之福矣。孤敢不问其说?”子贡曰:“臣今者见吴王,告以救鲁而伐齐,其心畏越。”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遁逃,上栖会稽,下守海滨,唯鱼鳖见矣。今大夫辱吊而身见之,又发玉声以教孤,孤赖天之赐也,敢不承教?”子贡曰:“今吴王有伐齐、晋之志,君无爱重器以喜其心,无恶卑辞以尽其礼。而伐齐,齐必战。不胜,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骑士锐兵弊乎齐,车骑、羽毛尽乎晋,则君制其余矣。”越王再拜,曰:“昔者,吴王奋其民之众以残吾国,鄙吾百姓,夷吾宗庙。孤之怨吴,深于骨髓。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尝厚味,目不视美色,耳不听雅音,既已三年矣。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愿一与吴交战于天下平原之野。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大夫有赐,敢不待令乎?”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息。夫子胥为人精诚,中廉外明而知时,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直行以为国,其身死而不听……”越王大悦。

(节选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材料二:

子贡曰:“赐为君观夫吴王之为人,坚强以恣下,下不能逆,数战伐,士卒不能忍。太宰嚭为人,智而愚,强而弱,巧言利辞以内其身,善为伪诈以事其君,知前而不知后,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吏,灭君之臣也。”越王大悦。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孤A少B失C前D人E内F不G自H量I与吴K人L军N败O身P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指吝惜,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则又爱之太恩”的“爱”字意思不同。

B.羽毛即羽旄,古时常用鸟羽和施牛尾为旗子的装饰,故也作为旌旗的代称。

C.重席指层叠的席子,即两层席,古代坐席,以层数多少来区分地位的尊卑。

D.逆的意思是反对,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贡向东到越国拜见越王,勾践对他礼遇有加,并感谢他屈尊前来而又送上金玉良言,且表示愿意接受其指教。

B.子贡见吴王时,劝告吴王援救鲁国而攻打齐国,可吴王心里害怕越国;子贡劝越王向吴王示好,促成吴王伐齐之事。

C.子贡对吴国讨伐齐国之事进行了推演,认为不管吴国胜利与否,结果都对越国有利,越国都可以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

D.越王对吴王的怨恨深入骨髓,他节制物欲,身受劳苦,刻苦磨砺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吴国一战,但一直未能实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2)吴王奋其民之众以残吾国,鄙吾百姓,夷吾宗庙。

14.子贡认为吴国终不会有好结果,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衣襟中诗[注]

李若水

胡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

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和雪飞。

每事恐贻千古笑,此心甘与众人违。

艰难唯有君亲重,血泪斑斑染客衣。

[注]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李若水几次奉命出使金国,进行交涉。这首诗于出使过程中写成,藏于衣襟中,用以自励和表明心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的“一身微”透露出诗人面对危难局势深感力量单薄、难以济事的无奈。

B.隆冬季节天降飞雪,看到雪花翻飞,诗人触景生情,心绪顿时变得悲伤起来。

C.诗人虽然说“功名误我”,但从他的心理和行为,可知他并未真的厌弃功名。

D.颈联“恐贻千古笑”是说珍惜名节,“甘与众人违”隐含着诗人对众人的批评。

16.《宋诗选注》中评此诗尾联“情思深沉,画面生动鲜明”,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把陈涉的力量和九国的力量进行了鲜明对比,从而体现出二者军力差距的语句是 “ , ” 。

(2)在《李凭笙篌引》中,李贺通过对月宫中情景的想象从侧面烘托李凭所弹奏的箜筷声具有巨大感染力的诗句是“ , ”。

(3)澄江,即清澈的江水,该意象经常被运用于古诗词当中,用来表现景象廓大、气象恢宏,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馆长介绍,“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可以在“发呆区”眺望远方、说话交流、饮食休憩,还可以观察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证明,当人们在发呆或休息时,大脑中始终存在着神秘的“背景”神经活动,这有时会触发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能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让人“灵光乍现”。在科学上不乏这样的例子,牛顿在闲暇时观察到苹果落地,由此激发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意识到水会溢出,成功地测量出皇冠的密度。发呆可增强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而且能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改写后与原文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较差,请分析原因。(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时期 ① ,动荡不安,但军人们出于对神秘事物的敬畏,或者由于某种约定俗成的战争规范的约束,( ),因此几乎每一时期的寺庙都能够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北京城就有很多古代的寺庙。作为一座 ② 的古都,北京已经在这块山脉脚下的平原上,蓬勃生长了上千年。从古远的幽州时代,到辽国的南京时代,再到金元明清的首都时代,每个时代断层,都会留下一些寺庙。它们或隐藏在林立着高楼大厦的现代都市之中,或千年如是地盘踞在山麓、谷地中的风水宝地,你若在旅游时,( ),就有可能产生一种穿梭千年沧桑的梦幻感。

( ),一般被认为是位于西郊山中的潭柘寺,此寺之发端甚至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彼时的北京尚是边陲幽州,默默无闻,不像现代这样 ③ 。而潭柘寺,就这样冷眼看着北京城从一座苦寒之地的小城,一路成长为如今这样的超级大都市。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南美洲海域,生活着一种身上带锯齿的鲑鱼。大约在五千年前,这种鲑鱼的身体,跟普通鱼类还没有差异,那时它们常常遭到其他鱼类的攻击。每次被咬伤后,它们的身上便少了一块肉。尽管每一次受伤都令鲑鱼们疼痛难忍,但它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伤口逐渐变得坚固,最终长成锯齿状,并且十分锋利。食肉鱼类见了它们,不但再也不敢随意攻击,而且还会躲得远远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错在“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且影响天气”,这是对热力作用的阐释,而且“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并非动力作用的结果。

2.(3分)D【解析】错在“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枢纽”,过于绝对,“最为重要”偷换概念,原文为“至关重要”。

3.(3分)B【解析】A项“导致”,强加因果。C项“使很多同纬度地区形成荒漠”,无中生有。D项“峡谷众多”于文无据,且原因不全面,还有重要理由为“峡谷中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而且“各类生物”扩大了范围。

4.①青藏高原为中国贡献了美景。②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拥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③影响了中国的地势,使原来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④改变了气候和环境,使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状态发生了翻转。⑤青藏高原曾是冰期动物的“保育园”,塑造了现代生物链,故而对中国现代生物链的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每点1分,共4分。答出其中四点且意思对即可。)

5.严谨性:①结构思路严谨,全文以总分结构行文,主体部分以青藏高原的起源诞生、对中国地势的影响、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对现代生物演化的影响几个部分分述,逻辑清晰;②语言准确严谨,如“世界上几乎所有海拔超过了7000米的山峰均位于这一山脉中”,数字的使用,体现准确性,修饰和限定词“几乎所有”“均”等的使用,体现了严谨性。文学性:①描写性语句增添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性,如第一段的“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开阔的草原……”;②修辞的运用增添了生动形象的文学性,如“不仅仅只是贡献了美景”的拟人,“充当了冰期动物的‘保育园’”的比喻。(每个方面2分,共4分。每个方面需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3分)C【解析】A项错在“不以为意”,金环对自己被捕是有难过情绪的。B项错在“没有做过散传单送情报的事”,于文无据。D项错在“从侧面暴露出我党中十分坚定的革命青年,也还存在一定的弱点”,这里没有暴露弱点的意思,最后的“心事”更彰显出对舍小家为大家的中华儿女的赞美之情。

7.(3分)C【解析】错在“种种矛盾纠结的幽微心理”,“我”被捕后忠于革命,态度坚定,对敌斗争并无矛盾和纠结。

8.①表白自己的心愿,说自己一定会英勇不屈,以此请党组织放心。②展现丈夫形象,突出其革命精神及其在战斗中牺牲,以此激励胞妹同自己一样继承其遗志,努力为革命工作。③为女儿的未来作打算,让女儿享有烈士子女的荣誉,以激励女儿坚强成长,并希望党组织对女儿予以照顾。(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以书信的形式来叙写,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更能感动人心。②书信的形式,只限于金环的视角,则许多内容可以不必交代,使文章笔墨简省而重点内容突出。③书信的形式适于议论和抒情,能充分展示金环的思想,表达金环的希望,使文章主旨更鲜明,使金环形象更丰满。(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EIM(每处1分,共3分。)【解析】“前人”做“失”的宾语,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不自量”和“与吴人战”一个是思想方面,一个是行动方面,中间应断开;“军败身辱”是“战”的结果,“战”后应断开。参考标点:孤少失前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

11.(3分)D【解析】“逆以煎我怀”中的“逆”意思不是反对,而是“预料、想到将来”。

12.(3分)C【解析】错在“越国都可以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据前文,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还有一个前提是“骑士锐兵弊乎齐,车骑、羽毛尽乎晋”,即吴国讨伐齐国成功且又攻打晋国。

13.(1)越王听说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贡,亲自驾车送至客舍。(译出大意给2分,“除”“身御”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吴王调动了大量的军队来残害我国,鄙视侮辱我的百姓,铲平我的宗庙。(译出大意给2分,“残”“夷”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吴王凶暴而独断专行。②吴王好征伐,穷兵黩武,不体恤士兵,军队得不到休息。③忠贤之臣被疏远,伪诈谄媚之臣却被信任。(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向东去拜见越王,越王听说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贡,亲自驾车送至客舍,问子贡说:“这是偏僻狭小的国家,人都是落后的蛮夷,大夫怎么孤寂一人就像是不怕屈辱来到这里呢?”子贡说:“要慰问你,所以来了。”越王勾践拜了两拜后又行了稽首之礼,说道:“我听说祸与福是相邻的,如今大夫前来慰问,是我的福分。我怎敢不请教一下您的高见呢?”子贡说:“我最近去见了吴王,劝告他援救鲁国而攻打齐国,可他心里害怕越国。”越王拜了两拜,说:“我小时候失去了父亲,由于不自量力,就和吴人开战了,结果军队战败自己受辱,逃跑出来后,在上栖居于会稽山,在下困守在大海边,能见到的只只是鱼鳖。现在大夫屈尊前来慰问我并且亲自见我,又以金玉良言来指教我,这是我依赖了上天的恩赐,怎敢不接受您的教导?”子贡说:“现在吴王有攻打齐国、晋国的意向,请您不要吝惜贵重的宝物去讨吴王的欢心,不要厌恶说出谦卑的话来尽到对吴王的礼数。如果吴国去攻打齐国,齐国一定会应战。假如吴国打不赢,那是您的福气。假如吴国取胜,就一定会把军队开到晋国。这样的话,吴国的骑兵和精锐部队就会在齐国疲惫不堪,车骑、旌旗就会在晋国消耗殆尽,那么您就可以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了。”越王又拜了两拜,说:“从前,吴王调动了大量的军队来残害我国,鄙视侮辱我的百姓,铲平我的宗庙。我对吴王的怨恨,深入骨髓。我不在两层席上安歇,口不品尝美味佳肴,眼睛不看美丽的女色,耳朵不听高雅的音乐,这样已经三年了。我嘴唇枯焦、舌头干燥,身受劳苦,对上侍奉群臣,对下教养百姓,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吴国在广阔的原野上交战。这样考虑了三年,一直不能实现。如今大夫有所赐教,怎敢不等待您的指教?”子贡说:“我看吴王屡次发动战争,士兵不得休息。那伍子胥的为人纯粹专一,内心正直,外面明达,而且明晓时局,不会因为怕自己被杀死就掩饰君主的过错,用正直的言论来效忠君主,用正直的行为为国效力,可是吴王赐他一死而不听从他的忠谏……”越王听了非常高兴。

材料二:

子贡说:“我替您观察吴王夫差的为人,他刚愎强横,对臣下恣意妄为,臣下不能有反对意见,又多次征战,士兵们不堪忍受战争之苦。太宰嚭为人貌似聪明,实则愚蠢;外表刚强,实则虚弱,凭借花言巧语以求接纳自己,善于弄虚作假来欺骗他的君主;只知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懂得考虑后患,顺从君主的错误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是一个断送国家的奸吏、灭亡君主的佞臣。”越王听了非常高兴。

15.(3分)B【解析】错在“心绪顿时变得悲伤起来”,面临国家危亡,艰难的岁月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心绪早已悲伤。

16.①尾联写的是诗人在国家危亡的情况下,流血流泪,衣衫都被打湿了。②前句所表达的唯念君亲的爱国精神、国家危亡的心酸之意,都十分深沉,极为动人。③后句写血与泪染衣衫,这是个动态的画面,极为形象,如在目前,可谓生动鲜明。(解释句意2分,分析情思2分,分析画面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1)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3)示例: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每空1分,共6分。错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修改示例:学生们可以在“发呆区”说话交流、饮食休憩,还可以欣赏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三处语病,每处1分,共3分。)【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缺少主语,应在开头加主语“学生们”;二是“眺望远方”和“观察远处”重复赘余,宜删掉“眺望远方”;三是“观察”与后面的宾语中心语“风景”搭配不当,应将“观察”修改为“欣赏”。

19.①原文用三个逗号,形成了四个短句,使得“发呆”“脑白质更活跃”“传递信号更迅速”这三个意思突出;而改句变成了长句,前两个内容就变得不明显,与文段要突出的内容就不完全一致了。②原句多短句,节奏鲜明;而改句是大长句,与语境不吻合。(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将改句与原句对照可知,其最大变化就是没有了原句的逗号,短句变成了长句。而短句变成长句,自然就使表达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与语境不吻合了。结合句子的内容对这些加以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20.示例:很少毁灭寺庙对其观赏思考北京最早的寺庙(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1.示例:①兵荒马乱(兵连祸结)②饱经沧桑(历尽沧桑、饱经风霜)③举世闻名(名扬天下、名闻遐迩)(每处1分,共3分。有错别字该处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解析】根据语境,①处强调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且后文提到了“军人”,则填“兵荒马乱”等成语较为合适;②处修饰“古都”,根据后文“北京已经在这块山脉脚下的平原上,蓬勃生长了上千年”可知,此处强调“古都”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故可填写“饱经沧桑”等成语;③处结合语境“不像现代这样”,并与前文“边陲幽州,默默无闻”相对比,强调“现代北京城名声很大”,故可填写“举世闻名”等成语。

22.①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潭柘寺当作人来写,“冷眼”说它以冷静理智的眼光看待北京城的变迁,“成长”使北京城成为大都市的过程显得很生动;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潭柘寺历尽沧桑,历史久远。(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指导】

材料主体为“鲑鱼”,整个材料可以简单概括为“鲑鱼的逆袭”——由原来被欺负的对象逆袭成了无鱼敢惹的强者。具体而言,鲑鱼从大约五千年前时常遭遇其他鱼类攻击,到现在让食肉鱼类再也不敢随意攻击甚至主动远离,原因是鲑鱼在不断地受伤中演化出了锋利的锯齿。审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因果分析法,准确锁定材料中揭示“鲑鱼逆袭”原因的句子——“尽管每一次受伤都令鲑鱼们疼痛难忍,但它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伤口逐渐变得坚固,最终长成锯齿状,并且十分锋利”,提炼立意。联系现实生活,“每一次受伤”可理解为“遭遇挫折”“经受痛苦”;“疼痛难忍”“依然顽强地生存”可理解为“勇敢面对”“迎难而上”“意志坚强”“百折不回”;“长成锯齿”“十分锋利”可理解为“痛苦与挫折过后的成长与收获”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生脱离材料一味夸大“痛苦与挫折的作用”,则最多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应该用怎样的姿态去面对痛苦与挫折”才是文章的写作重心。

【参考立意】

① 苦难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②弱者忍其所必受,强者行其所能为。③面对痛苦与挫折,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将伤口化为利剑。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推荐阅读:

1.2023八省联考河北化学试题难吗 难度如何

2.2023八省联考江苏化学试题难度如何

3.2023八省联考福建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八省联考历史科目复习方法)

4.八省联考重庆生物卷2021年生物试题解析

5.2023八省联考重庆物理试卷难度如何 难度分析

6.2023年湖北省八省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7.2023八省联考湖北物理试题难度分析

8.2023八省联考辽宁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9.2023福建省八省联考语文作文题目作文考试技巧

10.八省联考福建省化学试题难吗2023年试卷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