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四方形宫殿式,中央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的牌位,也是每年各地祭孔大典的主祀场所。道贯古今与德侔天地两座六柱五间牌坊位于力行路上,冠以单檐青色琉璃瓦顶,但立柱出头,为其特色。甬道尽端两侧有燎亭、瘗所,分立于台基之上。内部亦有斗拱装饰,天花饰以祥龙。东西庑分列大成殿两侧,与大成门、崇圣祠之回廊连接形成封闭型合院,采卷棚式屋顶。廊柱与台基勾栏均采彷花岗岩斩石子,梁枋也均饰以宋式彩画。
台中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庙,格局与彰化孔子庙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军营,不久即被折毁。据史料所载,当时台中孔子庙工程共费白银三万两,若与同期台中城内之考棚二万八千两,衙署二万两,城隍庙八千两之花费相较,可知当时孔子庙花费之昂贵。今所见台中市孔子庙乃由台中市议会所倡建,市政府筹画,于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九月组设兴建委员会,委由台湾省公共工程司规划设计,于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六月始奠基鸠工,于民国六十五年(1976年)竣工。
采用中国式建筑,气势庄严雄伟,为全省其他地方少有。和忠烈祠仅隔一栋青年活动中心,孔庙的入口在双十路上,路口设有两座牌楼,建筑采四方形宫殿式,中央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神位,也是每年祭孔大典的主祀场所。
景点介绍
孔庙与忠烈祠位于双十路与力行路的交叉口附近,两栋建筑相邻而建,皆采行中国式建筑,气势庄严雄伟,为全省其它地方少有。
孔庙的入口在双十路上,路口竖有两座牌楼。建筑采四方形宫殿式,中央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的牌位,也是每年各地祭孔大典的主祀场所。
忠烈祠位于力行路上,其建筑以黄白色调为主,光洁清幽,正殿主奉革命烈士神位,殿旁绿树高耸,左侧植有兰花、盆景,清丽引人。忠烈祠附近的台中神学院,亦富庭园之胜,可以顺道一游。
建筑形式
其建筑形式除参考曲阜孔子庙外,尚广徵学者专家意见,且为与隔邻之忠烈祠(采用清代宫殿式建筑与彩绘)有所区分,最后决定采取宋代宫殿式建筑,以取其浑厚、肃穆、朴实而壮观。
建筑特色之一。
台中市孔子庙之格局,乃依曲阜孔子庙缩小规模,故在构成的空间元素上较为多样。道贯古今与德侔天地两座六柱五间牌坊位于力行路上,冠以单檐青色琉璃瓦顶,但立柱出头,为其特色。在两座牌坊中间,轴线转换,由南而北依序为照壁、檽星门、泮池、甬道、燎亭、瘗所、观德门、毓粹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与崇圣祠。照壁采北式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壁面琉璃浮凋以“孔子游学图”为主题。
与照壁相对为檽星门,两侧各立金声、玉振二门,均以华表为柱,栅篱为门,中央双柱柱头有狮子一对,平时关闭,仅释奠典礼始开;依古礼只有皇帝与状元方能由檽星门进出。泮池在檽星门后方,采半圆造型,其上跨有“碧水桥”,桥栏亦彷宋式勾栏抱鼓形式。
泮池至大成门间为甬道,两侧置石灯笼,并植榕树;此处在日治时期原是台中神社之外苑。甬道尽端两侧有燎亭、瘗所,分立于台基之上。燎亭为方形,瘗所则为八角形;乃是在祭孔释奠典礼时瘗毛血与燎帛布祝文之所。观德门临双十路侧,为台中市孔子庙平常之主要入口,与毓粹门在大成门前庭两侧相对而立。其名称乃自曲阜孔子庙而来,即与礼门、义路同性质。其屋顶采北式歇山顶,覆青色琉璃瓦。
大成门面宽五开间,采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梁枋饰以宋式彩画,中门六板饰以八十四颗铜钉,其馀四门则各饰以七十颗铜钉,均漆以朱红,平时仅开最外侧之边门。大成殿为台中市孔子庙之主体建筑,立于月台(佾舞台)之上,月台前有丹陛云龙石凋,左右隅则为礼乐台,均绕以勾栏抱鼓。屋顶采北式重檐庑殿顶并覆以黄色琉璃瓦,正吻因采宋式作法而无走兽,故无一般闽南式孔庙之通天筒与鸱枭装饰。在翼角的部份则将柱子升起并往内倾斜,以修正因尺度较大所造成视觉上的变形。屋檐、斗拱、梁枋与天花均饰以宋式彩画,柱面枋花岗岩洗。
正面面宽七开间,明间较次间、稍间为宽,门均漆以朱红色。室内空间采大跨距无柱的作法,正中设有神龛一座,主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上方有严家淦所题“明德至善”匾额。东西两侧配祀以四配十二哲。内部亦有斗拱装饰,天花饰以祥龙。
东西庑分列大成殿两侧,与大成门、崇圣祠之回廊连接形成封闭型合院,采卷棚式屋顶。下面檐柱及墙面为彷花岗岩斩石子,廊檐饰以宋式彩画。内部奉祀历代孔门先贤先儒。崇圣祠(又称圣祖殿)位孔子庙建筑群最后,面宽五开间,采单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廊柱与台基勾栏均采彷花岗岩斩石子,梁枋也均饰以宋式彩画。祠内奉祀孔子之先祖神位,亦陪祀以先贤先儒之父辈神位。猜您感兴趣:
1.台湾著名景点导游词
2.关于台湾的导游词3篇
3.台湾导游词
4.台湾旅游景点导游词
5.宝岛台湾导游词
6.台湾的导游词
7.台湾名景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