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储备好内心的积累,树立坚定的信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些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活着,本身就有了幸运的起点,其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拥有的价值。一个人生命的活力,在于接受与给予的交替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拥有,珍惜这些拥有,是对生命与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与自然的报答。因此连续数次上书辞官,终于“抛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讲到,领导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信仰为理论基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学习中,要以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静下心来,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刻苦钻研,努力掌握,即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也“为伊消得人憔悴”。再次,独立思考,学有所用,方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话语娓娓道来,如沐春风,治学如治人,一个人心中有丘壑,胸怀才豁然,要有执着的追求,明确方向和目标,才会为之奋斗,人生如何去拥有才会有方向。其实,生活就像波涛上的一叶扁舟,摇摇晃晃,又像山中的一条小路,忽上忽下。一个人的人生旅途要走得洒脱一点,稳健一点,应该携带轻便简单的行囊,只需放进道德、智慧、快乐、本领就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储备好内心的积累,树立坚定的信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些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活着,本身就有了幸运的起点,其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拥有的价值。比如道德,能堂正为人;比如智慧,能出色做事;比如快乐,能神定气闲;比如本领,能创造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足下的土地,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耕耘,有耕耘就必定会有收获,加强理论学习,规划人生目标,朝着目标反复追寻,下足功夫,自然融会贯通。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说得好:“人生应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得到所想要的东西,尽力去争取;第二是享受它,享受拥有它的每一分钟”。
“鸟翼系上了黄金,鸟儿就再也飞不起来了”。人的一生,谁也带不走的是财富,谁都留得下来的是名声。《菜根谭》中说得精彩:“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知足的人,总有一种平淡如水的心态,他们拥有自己的追求与尊严,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寄托,对物质的欲望总是从宽处想,往明处看,不为拥有所累,在“悦心自足”中享受着自己的创造。
禅理讲:“不喜不悲,随心所欲;无花无月,无你无我,凡事平常视之。”一个人不被物欲所诱,心灵上就没有负担,就能够在拥有从容时,从平平淡淡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很多时候,物质上的拥有,仅仅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别人艳羡的目光而已,“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很多,而是需要不多,如果能够以“享有”代替“拥有”,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一个人生命的活力,在于接受与给予的交替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拥有,珍惜这些拥有,是对生命与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与自然的报答。如果整天对功名敏感,对利禄在意,把身外之物看得过重,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他人掌握。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向往无羁无绊,藐视仕途拥有。他在任吴县县令时,政治派系的相互倾轧,迎来送往的官场应酬,不堪负重的繁文缛节,使得他频频向亲友倾诉:“苦哉,苦哉!难矣,难矣!”因此连续数次上书辞官,终于“抛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他曾自问:“人生几日耳,长林芳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
确实,“热闹华荣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每个人都是一无所有地来到人世,尽管出生时握着拳头,仿佛是说“我什么也想要”;但在离开人世时,都是撒开双手,仿佛是说:“我什么也带不走”。世界很大,双手很小,古人曾形象地提醒:“车辆争夺险要道路,马匹驰骋先行鞭策,等到失败的地方不免后悔不及;稻粟喜欢堆成山峰,金银夸耀用斗计量,将要离世的时候还是一无所获。”一个人就几十年光景,即使两只手天天攫取,又能拥有多少呢?离去时又能带走什么呢?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特别是从事交通管理的警察,每天,与群众打交道,在亲戚朋友和情与法的选择中,该如何对待,只有握紧手中戒尺,坚定理想信念,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才会收获旖旎风光,当一支小鸟停留在树枝上时,它不会害怕树枝折断,因为它靠的是它的翅膀,不是树枝,信仰始终在心中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