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主要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羚羊、西藏野驴、盘羊、雪豹、黑颈鹤、胡兀鹫等。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资源列全国首位。
阿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地区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
境内高山耸峙,雪峰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同时,又派生出众多次一级山脉,首尾相接,连绵起伏。山系总的走向为自西向东、自西向北—东南向逐渐过渡为向东。著名山峰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神山)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貌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主要河流有森格藏布(狮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马甲藏布(孔雀河)等外流水系和措勤藏布等内流河,其中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马甲藏布是恒河的主要支流。湖泊多为咸水湖,较大的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玛旁雍错(圣湖)、拉昂错等,其中扎日南木错为西藏第三大湖泊,班公湖为青藏高原唯一的国际湖泊。
阿里地区地壳演变经历了基底形成、古特提斯边缘海的发展、特提斯洋形成发展与消亡、内陆碰撞造山、陆壳改造—高原隆升5个发展演化阶段,由北向南划分出6个亚一级和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有班公湖—纳屋错、朗钦藏布—谷昌等5个深断裂带。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岗蕃鲁(昆仑冰川)等5个冰川分布区。土壤类型分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荒漠土等14种。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等;成林树种有秀丽水柏枝(红柳)、变色锦鸡儿、班公柳、沙棘等。主要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羚羊、西藏野驴、盘羊、雪豹、黑颈鹤、胡兀鹫等。阿里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硼砂矿、硼镁矿、岩金、砂金、盐矿、钾矿等17类38种,其中硼矿产地有35处。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能用于发电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51.86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资源列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