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总量减排全面完成。累计完成62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378条街道雨污分流改造,淘汰高污染机动车14.8万辆。深入落实环保工作“一岗双责”,初步建立市域环保经济调控机制,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试点,建立成都经济区区域环保合作联动机制。2015年,全市养殖业污染治理率达9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0%。确保退役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收贮率达100%。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我市环保工作,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环保任务。刚才,成柱同志宣读了市政府对“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市)县政府和有关单位给予表扬的通报,文斌同志宣读了表彰成都市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刘仆同志代表市政府与区(市)县政府和市级部门代表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进一步把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环境保护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群众健康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建设投入,强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推动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总量减排全面完成。累计实施减排项目2798个,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12.17万吨、二氧化硫7.14万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23.7%和22.7%,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
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59家,彻底关闭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小煤矿和烟花爆竹生产,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806吨标煤,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0.86千克,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2.16千克,较2005年分别下降20.2%、77.8%、67%。
三是环保设施加快完善。建成覆盖全部乡村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新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9座、县城污水处理厂2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86座,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满覆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80%、65%。
四是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累计完成62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378条街道雨污分流改造,淘汰高污染机动车14.8万辆。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71.8%,较2005年提高46.1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05年增加23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05年分别下降59.7%、1.92%、16.1%。
五是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累计建成环境优美乡镇143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36.15%提高到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9.22平方米增加到13.21平方米,温江区和双流县被评国家级生态(区)县。
六是环保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深入落实环保工作“一岗双责”,初步建立市域环保经济调控机制,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试点,建立成都经济区区域环保合作联动机制。
应该讲,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环保系统干部职工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环保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中心城区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压力较大,部分地区水源地水质存在超标现象,农村生活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市环保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确保全面完成总量减排目标
一要从严控制新增污染。加快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办法,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建设项目、产业集聚区项目和国家鼓励类项目,对电力、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二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监督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落后产能“十二五”分年度淘汰计划,加快淘汰钢铁、建材、机械、热电、造纸和纺织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加大“两高一资”企业关停和搬迁力度,确保2015年前关闭或调迁全市所有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企业。
三要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加快实施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工程,加快推进中水回用、生活污泥处理设施、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有机农业,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转变,实现污染集中治理。
二、着力强化环保工作重点
一要深化环境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域推行“水清”行动,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强化中心城区下河排污口整治,推动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再利用。2012年,建成中心城区10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2013年,消除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水体,2015年,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85%、70%。
深入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推行施工工地扬尘治理物业化管理,强化运渣车、商品混凝土运输车等工程车辆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动油气回收治理,加大清洁能源改造力度,强化秸秆禁烧联防联控。2014年,全市32个子站全面开展PM2.5、O3和CO监测,全部淘汰现有12万辆黄标车。
深入开展噪声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城区交通扰民路段建设“白改黑”工程,加快重点路段隔声屏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全过程噪声控制,强化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文化娱乐场所、金属木材加工、机动车维修等企业审批管理。2015年,城区环境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控制在70分贝以内。
深入开展农村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降低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引导畜禽养殖散户向养殖小区集中。2015年,全市养殖业污染治理率达9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0%。
二要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健全水源地应急预案和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设置重要饮用水源应急抢险物资储备站,加快备用水源地和自来水七厂建设,建成中心城区应急水源供水基础设施,坚决取缔和搬迁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切实加强危险废物防范,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积极推行医疗废物全程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全面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尽快建成投用成都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和重金属防范,强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处理,加大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业治理力度,强化放射性源全过程监管。确保退役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收贮率达100%。
三要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全面推行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积极开展综合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努力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环保前置审批制度,完善环保前置审批和联合审批机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不符合重要功能区要求、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坚决不得审批和核准立项、批准建设用地和发放营业执照。严格实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强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切实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防止项目建设和建成后产生新的环境破坏,坚决叫停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建设内容和批准内容不符的项目。
四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鼓励支持环保产品研发,支持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机动车尾气治理、危险废物处理等环保产品研发,加快打造一批“成都造”的节能环保名牌产品。着力培育环保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环保骨干企业,支持材料、照明、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产品生产,着力发展工业、建筑、交通、生活等领域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大力建设金堂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成华龙潭节能环保产业总部区,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推广运用先进设备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特别是化工、建材等资源消耗量大的重点行业,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水平。
五要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强化生态保护,巩固灾后生态重建成果,深入实施“三绿”工程、“198”区域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健康绿道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加快构筑“两山环抱”的生态屏障。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积极推进温江区、双流县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工作,分年度、分批次推进生态县和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目标。2015年,80%郊区(市)县达到国家生态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市域环保经济调控机制,大力推行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试点,严格实施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用好饮用水源保护基金,推动成都经济区区域环保合作,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协调机制,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三、切实增强环保工作合力
一要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强化环保工作领导,各级政府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主体,要坚持把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切实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求,把全市环保指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各部门和各单位,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责任人和经办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快完善环保考核、问责和奖励制度,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健全环保投入机制。积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重点内容,建立环保投入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环保投入增幅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发挥好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支持更多企业投入环保产业发展,综合采取BT、BOT等形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深入研究国家环保支持政策,切实加强工作沟通衔接,认真梳理筛选支持项目,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各类环保专项资金。
三要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坚持把环保公益宣传作为宣传工作重要任务,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宣传力度,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加大环保培训力度,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环保培训与知识更新,强化环保部门干部培训,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强化青少年环境教育,积极开展“环保世纪行”、“创建绿色家园”、“创建环境友好型单位”等活动,提升市民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十二五”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更坚定的决心、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努力把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