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导游词大全 吉林导游词内容

有关吉林查干湖的导游词范文

作者:唐三 发布时间:2023-06-24 10:50:25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虽然岁月更迭,但查干湖的紫光灵气犹存,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献上九九礼品,奉上万众心诚,湖上层层冰花,闪动八方精灵。此时鼓乐大震,法号长鸣,充满民族特色的查玛舞把祭湖醒网仪式推向高潮。悠扬的马头琴拉响了,拉出了查干湖连年有余的喜庆;欢畅的盅碗舞跳起来了,跳出了查干湖永世昌盛的希冀。查干湖冬捕一网捕鱼的最高纪录是40多万斤,难怪目睹过查干湖冬网捕鱼壮观场面的人们都把查干湖冬捕称为世界奇观

有关吉林查干湖的导游词范文

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查干湖春有生机之光,夏有佳境之美,秋有诗画之绝的秀丽景色。然而,只有在千里冰封、雪覆沃野的冬季,查干湖才名符其实地显露出银湖的本色,只有冬季的查干湖才能最完整、最准确地展现出她壮观、博大、富饶、最具马背民族韵味的雄浑、俊美与彪悍。北国的冰,飘洒的雪,使查干湖活化出天堂般的美丽,伸展出天使般的姣容。

查干湖的冬捕早在辽金时期就享有盛名,历代君王都曾携群臣嫔妃来此凿冰捕鱼,大摆“头鱼宴”。虽然岁月更迭,但查干湖的紫光灵气犹存,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每年冬捕前都要举行传统的“祭湖醒网”仪式,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这一千百年来延袭下来的、带有传统宗教色彩的“祭湖醒网”仪式流传至今天,所表达的则是湖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人精心打造的一张民族旅游的特色牌。

“祭湖醒网”的场面非常壮观,而且还略带几分神秘与神奇,随着身穿蒙古袍,落腮虬髯的渔把头“祭湖醒网仪式开始”的喊声,震天的锣鼓,轰鸣的法号骤然响起,身着紫红色蒙古袍,肩披红色袈裟,头戴僧帽,手持法铃、奔巴(圣水瓶)的喇嘛吹奏着海螺、牛角号围绕摆放着九种供品和点燃九柱檀香的供桌、挂满哈达插满松柏枝的敖包和熊熊燃烧的碳火转三圈后合掌站立在供桌前诵经;身着传统查玛服、头戴鹿、牛、蝴蝶、骷髅等面具,手舞刀、叉、剑等道具,打着旗幡罗伞的舞者,伴着鼓乐跳着传统的查玛舞;身穿白茬羊皮袄,脚穿皮靰鞡,腰系宽板皮带的渔工和身系彩条头挂串铃的高头大马拉着装满冬捕鱼具的爬犁刹是威武地进入祭湖醒网场地。在渔把头“请喇嘛诵祭祀经文”的号令中,喇嘛手中摇动法铃,边将“奔巴”中的圣水向空中弹洒并齐声诵念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的经文。渔把头左手端起盛满醇香奶酒的檀木大碗,面对苍天圣湖高声呤诵祭湖词:

啊,长生天,先祖之灵;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

查干湖,天父的神镜;查干湖,地母的眼睛,万物生灵,永续繁衍;都聚在查干湖天源的怀中,握在查干湖地宝的手中。

献上九九礼品,奉上万众心诚,湖上层层冰花,闪动八方精灵。敬上九炷檀香,插上九枝青松,献上九条哈达,摆上九种礼供。

啊,千里冰封望祭湖,万顷湖面竞纷呈。开冰拉网出鱼喽,“头鱼宴”上庆丰登——

一祭万世不老的天父!

再祭赐于我们生命的地母!

祭祀万灵的湖神,让湖神保佑查干湖连年有余、永世昌盛!

随后双膝跪在冰面上,用右手中指沾酒分别弹向天空、地面,然后将碗中的酒倒入湖面凿出的冰洞,众喇嘛也边诵经文边将供桌上的供品抛入冰洞。渔把头从蒙古族姑娘手中接过哈达系绕在插满松柏枝的敖包上,蒙古族青年欢跳着将手中的糖果抛向人群,将桶里的牛奶洒向天空、冰面。此时鼓乐大震,法号长鸣,充满民族特色的查玛舞把祭湖醒网仪式推向高潮。

之后还要为进湖开网的渔工献上奶干、炒米“饱肚”,用大碗敬上壮行酒。吃罢喝得,众渔工飞身跃上马爬犁,大老板儿长鞭一甩,马爬犁在喇嘛的诵经声中,在喧闹的鼓乐声和炸响的鞭炮声中,在查玛舞的跳动中,溅起层层积雪向湖中急驰而去……到达冬捕作业点,渔工们按渔把头选择的地点,开始在湖面凿冰破洞,然后串杆下网,一张张数千米长的大网相距百余米一字排开。几个小时后,随着马拉绞盘的转动,一张张大网从“玉门”似的冰洞缓缓而出,两旁的渔民手持挠钩期待着万尾鲜鱼出“玉门”的壮观场面。一会儿的功夫,一条又一条的“胖头”、鲤鱼、鲫鱼、鲶鱼、草鱼争相跃出冰洞,转眼之间就在湖面上码起一个个高高的鱼垛。悠扬的马头琴拉响了,拉出了查干湖连年有余的喜庆;欢畅的盅碗舞跳起来了,跳出了查干湖永世昌盛的希冀。聚纳四海紫光灵气的查干湖之冬,神奇、神秘、神圣的查干湖冬捕,多像月宫的嫦娥,正含情脉脉地掀起金红的盖头,舞动碧蓝的彩裙,以北国特有的神韵,从雪原的牧歌中走来,又向着马背民族特有的风情奔去……

查干湖冬捕一网捕鱼的最高纪录是40多万斤,难怪目睹过查干湖冬网捕鱼壮观场面的人们都把查干湖冬捕称为世界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