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了一个“俭”字。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所以,在一周的开始,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勤俭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临终的时候,他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按照这两个字去做。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了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谨谨高悬在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过日子却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了。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了。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也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有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已空空如也。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同学们,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学校吃中午饭。大家要知道,其实我们吃的米饭,你看上去没有多少,但你细细的数过没有,我们每天吃的米至少有几千,几万粒。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那么,在我们平时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呢?
我们不妨先从以下一些细节做起:
1、上体育课、活动课前自觉关闭电器,做到“人走灯灭,人离扇停”。
2、放学后自觉检查并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电器开关。
3、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尽量不使用日光灯照明。
4、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希望同学们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发挥勤俭之风,让中华美德渊源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