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及爱国进步人士760余人。上饶集中营主要由七峰岩、周田村、茅家岭和李村四个监狱组成。被捕入狱的革命者先到七峰岩,然后至周田村最后被送到茅家岭,李村则是高级软化所,叶挺同志就曾经被关押在那里。当时的上饶集中营对外称为“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
各位我们今天参观的地方是一处革命教育基地——上饶集中营。
上饶集中营是1941年初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设立的一座法西斯式的监狱,关押在这里的新四军将士和同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谱写了我党监狱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上饶集中营主要由七峰岩、周田村、茅家岭和李村四个监狱组成。被捕入狱的革命者先到七峰岩(称为政治软化所),然后至周田村(称为苦工营)最后被送到茅家岭(被称为活地狱),李村则是高级软化所,叶挺同志就曾经被关押在那里。而这四个监狱保存比校完整的就是茅家岭,我们这次参观的就是茅家岭监狱。
当时的上饶集中营对外称为“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这里的刑法种类繁多,极为残酷,可以说是集天下酷刑之大成,成为当时中国最黑暗的地方之一。集中营建立初期,特务们以怀柔政策为方,采取各种手段施以所谓“政治感化教育”可狱中秘密党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革命气节教育,提出“坚持革命气节,反对屈膝投降“”团结就是力量,斗争才有出路“等口号,鼓励大家坚持斗争。特务的怀柔政策失败后,从1941年8月开始采取高压班,妄图迫使革命都投降。然而革命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不屈,坚决斗争到底,特务的高压和残忍使革命者铸炼得更加坚强。1942年5月和6月上饶集中营的革命志士分别发动的两次暴动。5月25日被囚禁在茅家岭的26名革命者赤手空拳打碎牢笼,夺得枪支弹药,胜利地冲出了监狱,虽然在斗争中牺牲了两位革命者但大多数同志还是与主力组织汇合了。同年5月,日军沿浙赣铁路向西进攻,占领金华、衢县、上饶东面门户洞开,国民党第三战区军下政机关纷纷撤离上饶,急忙把上饶集中营被囚革命者押往福建建阳。6月17日下午,被囚革命者到达福建崇安县赤石镇崇溪河畔时,渡河时秘密党组织发起了赤石暴动,革命者与敌人徒手格斗,胜利地逃往武夷山地带,与那里的党组织胜利会合。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也是中国共产党监狱斗争史上的壮举。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的遗志,党和人民政府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
该陵园在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由南京军区、江西省委省政府命为爱国主义教育基,1996年9月被命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刘华清等都为陵园题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