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距三亚市区28公里,南面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毗邻。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海棠湾风光旖旎,沉寂异常。五代十国海南岛归南汉,仍沿唐制,吉阳县仍在,属振州领管。首领苏九容聚众反抗,焚藤桥营市,掘顺道父坟。乾隆五十三年崖州永宁境内回风岭铜矿被私人开采,后被官府禁止。
清末以前,三亚海棠湾黎、汉族人民曾经有过反抗封建王朝剥削的斗争史,中华民国时期,三亚海棠湾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举了"藤桥'二七'武装暴动",创建了崖县(三亚市)第一个区苏维埃和中共第一届崖县(三亚市前身)委员会,唱响了"烽火崖州路"的英雄赞歌。用血肉之躯筑建了被誉为"小小井冈山"的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坚持23年红旗不倒,谱写琼崖革命斗争史上璀璨夺目的篇章。
唐贞观二年(628年)延德郡的一部分,在今藤桥镇设置吉阳县,属振州领管。
至德元年(756年)延德郡改为宁远郡,领县五,其中吉阳为四。
唐初(年代不详)吉阳县塘村人(今东溪村)人,用大红蔓藤架起东河藤桥。
五代十国海南岛归南汉,仍沿唐制,吉阳县仍在,属振州领管。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改振洲为崖州。领县二:宁远、吉阳(今海棠湾镇)。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吉阳军,该吉阳县为藤桥镇,绍兴十三年(1143)复置吉阳县,并重修吉阳县衙。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诏封五十六峒都头领王二娘为"宜人"。
至元十五年(1278),改吉阳为藤桥镇。
明洪武元年(1368),改吉阳军为崖州。
洪武三十年(1397),琼州府宁远县藤桥巡检司添设副巡检黄旗。
正统十年(1445),琼州藤桥巡检司黄旗同黎族头人罗幕等人进京朝拜,贡方物及马,朝廷赐彩缎、绢纱。
嘉靖十六年(1537)藤桥设小营,万历二年(1574)改为大营。拨哨官二员,防守回风岭、藤桥。
清顺治二年(1645)藤桥营土官符顺道强行夺取募村(今摈榔园村)的槟榔园,黎族不许,顺道枉法杀人。首领苏九容聚众反抗,焚藤桥营市,掘顺道父坟。州官处死顺道。招抚苏九容。
康熙十三年(1674)海棠湾地区海潮泛滥,漫浸村舍,伤民财。
康熙二十二年(1683)藤桥汛驻扎把总一员,防兵150名。
乾隆三年(1738)该藤桥镇为永宁乡。
乾隆五年(1740)设永宁巡检司,祝扎把总一员。
乾隆五十三年(1788)崖州永宁境内回风岭铜矿被私人开采,后被官府禁止。
嘉庆二十二年(1817)海棠湾地区进士村卫少祖中岁贡,授六品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