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皮学网 范文大全 导游词大全 湖北导游词内容

关于介绍湖南导游词范文

作者:周武林 发布时间:2023-06-15 14:40:09 更新时间:暂无 阅读:0 投诉 下载本文

92年至98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修缮方案,又进行了全面修缮。舜帝陵抢修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对已经为我们舜帝陵进行捐赠的个人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这幅汉墓出土的《长沙国部地形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图,他有力的证实了舜帝陵所在地就在这里。

关于介绍湖南导游词范文

舜帝是原始社会未期,父系民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为颛顼的后代,黄帝的九州华孙,属华夏始祖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帝。

舜帝陵是舜帝的藏精之所,也是历代朝廷和后人缅怀,祭祀舜帝之所,四千多年以来,历经沧桑,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舜帝陵列为全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将其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为了后人祭舜方便,九嶷山还修建了舜陵庙。最早的舜庙始建于夏朝,位于大阳溪的白鹤观,即现在的太阳洞,当时人称大庙。秦汉后,将大庙迁于玉琯岩前,遗址尚存。

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编修雷燧祭舜,迁庙于舜源峰下,至此陵庙合一。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始建于明朝,历明清两朝六次整修,逐渐形成现在的明清风格。92年至98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修缮方案,又进行了全面修缮。由于要迎接2005年9月15日湖南省公祭舜帝陵大典我们的舜帝陵从5月8日开始又实行了扩建,它的占地面积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是8千平方米。舜帝陵分两个自然院落,共17个单位建筑,三面筑宫墙,中轴线上由北致至南分别为祭祀大殿、左右角楼、午门、钟楼、鼓楼、拜殿、左右厢房、正殿、左右碑房、寝殿、所组成。神道前有一座玉带桥,神道全长210米,神道两旁并列石人石象,由北向南分别为: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它们是陵前壮观赡摆排场用的,也是守护陵墓,让陵墓主人好好安息的护见神。

我们来到广场可以看到“九嶷山舜帝陵”6个大字的碑文,这是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2004年9月9日为九嶷山舜帝陵的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对“舜葬九嶷”这个重大历史事实的认同和肯定。是对舜帝陵的建设和保护,舜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华道德文明的弘扬和光大,海内外舜裔宗亲的联系和交流,中华民族的腾飞和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祭祀大殿:舜帝陵的第一进门,这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殿。

2、我们走进祭祀大殿,左右两边的水池为二妃池。相传4千多年以前,舜帝南巡驾崩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寻夫至此,当地的老百姓特意修建了这两个池引来了“龙眼水”,以洗去他们千里跋涉的疲劳。据说她们在此沐浴时,还有百鸟作伴呢!

3、午门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城皇宫的象征。

我国古代有“视死如生”的葬俗,即死者生前拥有什么,死后就享有什么。舜帝是人们崇奉的先祖,五帝之一,当然拥有皇城皇宫了,因此,舜帝陵在明代修建时就建了午门。

午门宽25米,高14.6米为宫城式三门城楼,城楼为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现在让我们走进午门去瞻仰舜帝及他安寝的宫殿。

、前面我们看到有这样一幅对联,“留名非本意,敬祖及德仁”,前面我们讲过,舜帝陵曾一度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1992年它被列为湖南省首批抢修文物之一,从1993年舜帝陵正式奠基开始抢修,到1999年主体建筑的完工,整整用了七年的时间。舜帝陵抢修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为了彰表他们保护文物的精神,启迪后人,在这里永久刻下他们的名字,以记住他们的美德。现在凡是个人捐款500元以上,单位捐款1万元以上的都可以在我们的崇德坊里面刻上他们的名字或者是单位的名称。在此我们对已经为我们舜帝陵进行捐赠的个人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5、我们来到第三进门拜殿,重檐歇山顶全木构建筑,建在高80厘米的花岗岩砌成的须弥座上,长24.04米,宽18米,高14.95米。四周回廊、屋顶覆盖黄色硫璃瓦。拜殿是以前祭舜的主殿。我们首先看大门上的这副楹联“至孝千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这里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96岁高龄时为修复舜帝陵题写的。这副楹联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颂扬舜帝美德,另一重是反对台独,“笃亲万里同风”是说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源、血脉相亲,不可分割。

进入拜殿,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地图。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它绘于公元前168年以前,于1972年出土。在这幅地图上有九根柱状物,标记的就是舜帝陵,这幅地图出土后,很多学者对这九根柱状物有很多争议,有人说是表示九嶷山,也有人说是九块石碑,还有人说是祖柱,但无论是石碑,还是山或是柱,这九根柱状物与九嶷山和舜帝是至高无尚的人文始祖都有关联。在这里有一篇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作者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的谭教授。中间有这样一段话:“九嶷山南画有九条柱状物,柱后画有建筑物,旁注‘帝舜’二字。据《水经·湘水注》九嶷山南山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这建筑物即舜庙。九条柱状物当系舜庙前的九块石碑了,将著名建筑物夸大地画在地图上,这是古今地图贯用的手法,并不足怪”。这幅汉墓出土的《长沙国部地形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图,他有力的证实了舜帝陵所在地就在这里。

大家再看这里,这是一个沙盘,它将这幅地图放大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的位置就在这里,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九嶷山是哪座山?古代的“九”字,含有众多,无止尽的意思,所以九嶷山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由许多山峰组成,其中有九座山峰,拨地而起,比较相似,元结《九嶷山图记》日:“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九峰的三座山峰,娥皇峰、女英峰、舜源峰。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舜源峰与娥皇峰中间,舜帝陵是九嶷山公园的第一个景点,接下来我们可以登舜源峰观弥猴,遥看九嶷山全景,现看三分石雄姿。再往里面是紫霞岩溶洞景观。明朝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这里住了三天四夜,洞内留下唐代元结,宋代沈绅、寇准等名人骚客的石刻和墨迹,溶洞景观和人文景观紧紧相连,这是溶洞的一大特色。再往里走就是玉琯岩了。玉琯岩是秦汉至宋元对的舜庙旧址,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这个景点我们称之为玉琯岩碑林。

接下来我们看拜殿墙壁上挂了很多放大的木牍,木牍和竹简是古代的书册。这些木牍上面书写的是《史记·五帝本记》中关于舜帝的一段文字,它记载了舜帝生前事迹。青看这段文字: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这就是“国史”记载的舜帝葬于九嶷山的明证。木牍的文章是没有断句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等下,拜完老祖宗后,不妨仔细看看。好,我们继续往前走。

6、我们走出拜殿看左右两边的建筑叫做厢房,也称左右朝房,是古代官员祭拜舜帝时供他们休息的地方。

7、圆柏树:在大家右手边有一棵树,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它是由两棵树合并一起生长的,长相依,永不离,我们当地称之为夫妻树。在这里也祝愿各位朋友家庭幸福,和和美美。

8、将军树:我们前面这棵枯萎的大树,原名苦槠树,因其长在舜陵前,原有两株,枝繁叶茂,就好象两个将军守卫着舜帝陵,所以当地人民称它为“将军树”。另一棵在清同治13年也就是1874年被毁,这棵树也是历经磨难,1942年它被雷劈中,不幸60年代自然枯死,残树高8米,胸径3米,中空可容10人左右,为我国发现胸径最大,树龄最老的苦槠树。从93年舜帝陵开始抢修时,这棵樟树是自己从苦槠树根部长出来的,而且它一直盘绕着古树生长,给人以“枯木逢春”的感觉。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这是舜帝显灵了,每到月初一,十五他们拜舜时,都会在这里拜一拜,希望舜帝能赐福给他们。

9、抚摇颂碑:整个九嶷山的居民80%以上都是瑶族,而且历朝历代君王统治者对九嶷山的瑶民都非常礼遇,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570年,南岭山区的老百姓,不堪明王朝的欺压,举行了起义,头目陈世禄来到九嶷山,他挟持了当时瑶王盘法胜,鼓动瑶民起义,使瑶民和朝廷对抗长达6年之久。朝廷在武力镇压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改为招安。派遣祭陵的官员,为九嶷宣示朝廷安抚的策略平息这次起义。平息起义以后,为歌功颂德,于是在1576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年立了这块碑。“以告世听”,来告知世上的百姓。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块石碑的文字雕刻方法与我们现在的大有不同,别具一格。文章书写用的是行楷书,运笔流畅,一气呵成。雕刻手法是平底雕刻,碑上我们看到字底都是平的,这就是平底刻。这种刻法难度比较大,也很少见。其实碑文中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字,大家请看这个“谣”字,写的是反犬旁。而不是现在的“王”字旁。除了说明该碑的历史符合明朝写法之外,还有就是与瑶族的祖先有关。《宁远县》记载,相传瑶族的祖先瓠依赖神犬战胜魔敌,所以瑶族奉犬为图腾,对其崇拜备至,禁止宰杀食用,大死则葬。

10、正殿:是舜帝陵最大的一个殿堂,祭祀的主体建筑。它宽36.3米,深18.5米,高16.5米,是重檐庑殿顶全木结构,殿基为须弥座。这里有一幅楹联“事亲孝待弟仁耕历陶河风雨不迷大麓,任贤能流逆恶爱民勤政梧嶷永记南巡。”它是中南大学知名教授余德泉先生所写,可以说是对舜帝功德最精炼的概括。正殿里面有舜帝的铜像,舜帝是精神文明伦理道德的创始人,是人们崇敬的先祖。各位朋友给我们的祖先上一柱香,献上后世的一片崇敬之情。

各位朋友请香祭祖请往东边的碑房请香。

壁画(1)《万山朝圣图》九嶷山万山相连,气势磅博,最为奇特的是九疑山九峰相向,朝向舜源峰,相传是舜帝驾崩葬在舜源峰后,所有的山峰都改了朝向,全部面朝舜源峰。

(2)《仁孝图》,舜帝是一个忠孝仁义之人,《史记》中记载他二十岁就以孝闻名。大家看这幅画中,身后站着两位女子的这位就是舜帝,这两位女子当然就是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对面的这位男子是舜帝的父亲是一位盲人叫做瞽叟中间的女的是他的后母,后面的一位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做象。舜帝本是平民出身,他幼年丧母,父亲顽劣,后母愚味,弟弟凶傲,都曾图谋要杀害他。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后母要舜帝修后仓顶,当他到仓顶时,后母叫弟弟把梯子抽掉,然后放火,想烧死他,非常幸运,那天舜刚从外地回来,身上带了把伞,于是他撑起伞从房顶上跳下来,挽回一命。也正如此,很多人都说舜帝是中国世界上降落伞的发明者。舜帝的家人都想害他,但他却力尽孝道,以德报怨,终于感化了全家,创造了和美的家庭环境。

(3)《南巡图》这幅图记录了舜帝巡视,教化九嶷山瑶民,为民除害的历史。

(4)《禅让图》记述的是舜让位给禹,因为禹治水有功,又经多方考证其才能,舜认为禹是最合适的人选。

(5)《韶乐图》舜帝南巡时为教化当地面姓,他带来了五弦琴和十二把玉琯,他到达这里后,被这里的风景所感染,奏起了南风歌,也就是韶乐,引来了百鸟和凤凰起舞,舜帝南巡时还在一个地方奏过韶乐,大家知道吗?--毛泽东的故乡有一座山叫韶山,舜帝就曾在这座山上演奏韶乐,韶山也就因此而得名。

(6)《二妃图》画上的两个女子就是娥皇和女英,相传舜帝驾崩九嶷之后,他的两个妃子因其久久未归,千里来寻,来到九嶷听说舜帝因为民除害而死,不禁抚竹痛哭,他们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斑点点,这就是湘竹。大家看这幅图上的竹杆上有一个一个的螺纹,这就是九嶷三宝之一的“斑竹”。班竹的成因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科学家有两种推测,一个原因是土质、气候和环境不同,九嶷山专门有一个斑竹生长区,如果把它移植出来,就会变成普通的竹子。另外一个推测是因为竹子身上附着真菌造成,真菌的浸蚀形成了斑纹。(苔鲜的分泌物)。

《湘君》、《湘夫人》两首诗为屈原所作,诗中歌颂二妃与舜帝的崇高爱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句是“九嶷缤分并迎,灵之来合如云”。

11、石枞:九嶷山有三宝,我们刚刚提到斑竹,石枞则是九嶷山的第二宝了。各位朋友,只要你们稍稍台一下头就可以看见舜源峰上的石枞,它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形似松树,故尔得名。石枞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含油量特别高,一棵籽燃烧起来,大概可以烧一整夜。

各位朋友,说到石枞,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地方叫做玉琯岩,有天下第一大“盆景”的美称,山上的树全都是从石缝里长出来,而且十分奇特,有树包石,也有石包树。还有九嶷三个大字也在此。

12、香杉:九疑山的第三宝,它形与杉树近似,所不同者,其皮溶地针较细,质地比一般杉木坚韧,即使枝枯皮剥,敲上去有铜铁撞击声,剥皮后闻到檀香味,故名香杉据《九嶷山志》记载,舜庙旁原有十五株,八夜,其稍有亮光,称为“天灯”,相传何绍基曾奉朝命,来九嶷山砍了一株大香杉运回北京,以作皇帝棺材之备,解放后仅存一株,1983年老死,由于及时抢救嫁接,育有幼苗。距舜庙十五里之将军庙,仍有香杉四株。

13、寝殿:单檐歇山顶,亭式建筑。寝殿门柱上挂着一幅楹联,“孝感天地,德播人间”,它是台湾著名教授,台湾舜裔宗亲会的名誉会长陈大络先生所写。八个大字总结了道德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殿中有一块墓碑,这是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碑上写着“帝舜有虞氏之陵”。舜帝本身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怎么只有一块墓碑,没有坟墓呢?这是因为舜帝所处的时代,那时没有垒土为坟的习俗,史书上也这样记载:“上古时期无墓葬,依山为陵”,所以这后面整座舜源峰就是舜帝陵墓了。

14、碑廊:左右碑廊一共存放36块碑,都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年间的碑文,其中谕祭文一共6块,而最有造诣的是清朝同治年间书法家何绍基所写的正楷字碑,据说何绍基善写草书,这是他唯一的一块正楷字碑,堪称书苑瑰宝。

15、奉宪禁守采碑:这块单独立开的碑是一块记事碑,碑上写有“奉宪禁採’的字样,这是同治三年,即1864年立的,因为当时九嶷山滥采矿产现象非常严重,破坏了环境风貌,也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于是百姓联名告状,后朝廷下令禁止开采九嶷山的矿产立了此碑。也可以说是古代的一方环境保护碑。

16、西边碑房:展出我们九嶷山的风光图片,还有祭舜大典的盛况,也有国家领导,重要人士的提词。

17、工艺品店:这里面有我们九嶷山的书籍和九嶷山工艺品,大家可以参观、选购。

18、钟鼓楼:上钟楼敲希望钟。敲钟十二下,每一下都有不同的寓意。

19、鼓楼:击平安鼓、击鼓三通,表示财通、运通、万事通。

20、崇德坊:凡是个人捐款500元,单位捐款1万元都可以在此留名或单位名称。

各位朋友我们讲解到此结束,如果有捐款的人员请到我们的捐款台进行捐赠。谢谢大家,欢迎各位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