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蓝藻参与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B. 变形虫和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不同
C. 乳酸菌呼吸作用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相关的酶D.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蓝藻、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除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
B、变形虫和T2噬菌体遗传物质均为DNA,碱基种类均为A、G、C、T,B错误;
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
D、酵母菌是真菌,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D正确。
故选D。
2.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最合理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课题 | 实验材料 | 选择理由 |
A |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 可在蔗糖溶液中添加红墨水 |
B | 观察线粒体 | 口腔上皮细胞 | 细胞相对分散,线粒体大,便于染色 |
C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 | 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 |
D | 检验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 西瓜汁 | 颜色明显,还原糖含量高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质壁分离应选择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细胞;
检测还原糖是应选择白色无色或浅色的组织,便于观察。
【详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央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由于口腔上皮细胞相对分散,线粒体大,便于染色,用健那绿染色后呈蓝绿色,故可用于观察线粒体,B正确;
C、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会产生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检测还原糖是应选择白色无色或浅色的组织,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B。
3. 红霉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其与细菌核糖体上的特异性位点结合后能抑制肽链的延伸,从而起到抑菌作用。由于临床大量使用,细菌逐渐出现耐药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霉素通过阻止转录过程来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作用
B. 肽链的延伸需要mRNA,氨基酸、能量以及多种酶的供应
C. 耐药基因的产生和扩大是细菌耐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
D. 可以通过改造或修饰红霉素的结合位点解决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红霉素通过阻止翻译过程来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作用。耐药性的出现是由于细菌出现了变异植株。
【详解】A、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上的特异性位点结合后能抑制肽链的延伸,故红霉素通过阻止翻译过程来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作用,A错误;
B、肽链的延伸需要mRNA作为模板,氨基酸作为原料、能量以及多种酶的供应,B正确;
C、耐药性的出现是由于细菌出现了基因突变,并不断扩大的结果,C正确;
D、可以通过改造或修饰红霉素的结合位点达到组织细菌翻译过程而解决细菌的耐药性问题,D正确。
故选A。
4. 下图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某些信息传递的模式图。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该模式图表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则图中至少需要三个神经元参与
B. 若a为下丘脑,b为胰岛B细胞,则c的活动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C. 体液免疫过程中,若a代表吞噬细胞,则c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 若该过程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b分泌的激素对a有抑制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a可以产生d作用于b,而b释放物质e作用于c。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详解】A、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组成反射弧至少要两个神经元,一个传入神经元和一个传出神经元,A错误;
B、a是神经细胞,通过传出神经控制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c,促进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所以c的活动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B正确;
C、体液免疫中,如果a表示吞噬细胞,则d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磷脂e作用于cB细胞,所以c不能分泌抗体,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错误;
D、如果该过程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a下丘脑释放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b垂体,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c甲状腺,所以b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对a甲状腺的分泌有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B。
5. XY决定型的生物,位于X或Y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跟性别相关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是伴性遗传,都能决定性别
B.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往往会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C. 位于X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其基因频率
D. 位于X、Y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与性别相关,但不一定决定性别。
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要男性即获得该基因,不会出现交叉遗传。
【详解】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决定性别,如果蝇的白眼基因,A错误;
B、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会出现交叉遗传,B错误;
C、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故位于X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其基因频率,C正确;
D、核基因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
故选C。
6. 农业地区对农作物秸杆处理的问题与生态系统的保护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和颗粒饲料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B. 秸秆天然发酵过程中,蚯蚓,细菌等分解者参与了物质的循环过程
C. “禁止秸秆燃烧,提倡多级利用”的举措能明显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秸杆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减少碳排放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理利用秸秆,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而使能量朝着人类有益的方向流动。
【详解】A、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和颗粒饲料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朝着人类有益的方向流动将,A正确;
B、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正确;
C、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不能提高,C错误;
D、秸杆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促进物质循环,为高农作物提供更多无机盐从而提高产量,减少秸秆的燃烧从而减少碳排放,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7. CO2浓度会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场所在_____,其能量来源于光反应提供的_____。
(2)果蔬储存中可通过增加CO2浓度来抑制其呼吸速率,延长保质时间,理由是_____。
(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CO2浓度下,某植物不同时刻净光合速率(用CO2的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得到如下数据(单位:umol·m-2·s-1)
时刻 | 9:30 | 11:30 | 13:30 | 15:30 |
甲组(高浓度CO2) | 30 | 40 | 28 | 20 |
乙组(低浓度CO2) | 22 | 26 | 20 | 16 |
乙组条件下,9:30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若不考虑植物呼吸速率,与乙组相比,相同时刻时甲组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填“较高”“较低”),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基质 ②. [H]和ATP
(2)降低了O2的浓度,从而抑制了细胞呼吸
(3) ①. 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 ②. 较高 ③. 甲组处于高浓度CO2条件下,暗反应速率更高,消耗更多的光反应产物,[H]和ATP,从而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解析】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能量来自于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
【小问2详解】
CO2浓度的增加降低了O2的浓度,从而抑制了细胞呼吸,延长保质时间。
【小问3详解】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组9:30分时光合作用低于甲组,所以限制因素是CO2浓度,并且也低于11:30分,所以可能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在相同的时刻甲组光合作用速率高于乙组,因此光反应速率也高于乙组,可能的原因是甲组处于高浓度CO2条件下,暗反应速率更高,消耗更多的光反应产物,[H]和ATP,从而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8. 神经递质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5-羟色胺(5-HT)的作用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构成_____结构。信息从细胞X传递到细胞Y过程中信号的形式是_____。
(2)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细胞X,SERT表达量提高,会_____(填“降低”或“增高”)细胞Y的兴奋,引发抑郁。如果逐步提高②中5-HT含量,抑郁症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抑郁症状可能是由于_____所致;如果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则说明抑郁症状可能是由于②中_____导致的。
【答案】(1) ①. 突触 ②.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①. 降低 ②. 位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异常 ③. 5-HT分泌不足
【解析】
【分析】图示为突触结构,①-③依次为突触前膜、突出间隙、突触后膜。神经体质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经自由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小问1详解】
图中①②③构成突触结构。信息从细胞X传递到细胞Y过程中信号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小问2详解】
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5-HT是一种兴奋性递质,SERT表达量提高,可更多地摄取5-HT回细胞X,从而降低细胞Y的兴奋,引发抑郁。若突触间隙中的5-HT浓度提升,抑郁症得不到改善,5-HT不能起到作用,可能是因为位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异常导致;若症状得到改善,突触后膜的受体正常,说明是由于5-HT分泌不足导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要求考生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对病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
9. 遵义市某湿地公园是政府投资建设的重大生态环境改善项目。该湿地治理前,由于排入其中的污水增多,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沉水植物地上部分(根以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污染的水体。
(1)该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 ,污水过多流入湿地,可能会使水体中_____(答两种即可)等元素含量增加,造成“水华”现象,沉水植物的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无机盐离子,净化水体,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湿地,否则难以净化,说明_____。
(2)研究者从该湿地中取底泥分别培养黑藻和菹草,测定其生长率和不同部位镉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下所示。综合分析,研究者认为黑藻更适合修复镉污染的水体,其重要证据有:①_____;②_____。
沉水植物 | 富集系数 | 迁移系数 | |
地上部分 | 根部 | ||
黑藻 | 0.33 | 0.41 | 0.79 |
菹草 | 0.21 | 1.01 | 0.21 |
(3)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从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分析,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群落##生物群落 ②. N、P ③.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①. 黑藻生长率大于菹草 ②. 黑藻从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迁移系数更高
(3)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体和动物死亡腐烂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水体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黑藻的迁移系数高于菹草,地上部分对镉的富集能力强于菹草,说明其是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
【小问1详解】
该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污水过多流入湿地,使该湿地的N、P元素含量增加,从而使藻类大量增加,造成水华现象;污水不能过量流入湿地,否则难以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小问2详解】
由曲线图和表格可知:黑藻的生长率大于菹草且黑藻从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迁移系数更高,因此黑藻更适合修复镉污染的水体。
【小问3详解】
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从微生物角度分析是因为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体和动物死亡腐烂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水体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点睛】本题结合图形和表格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0.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的控制。研究人员先用纯合高秆水稻与矮秆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高杆,然后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能表达抗虫特性的基因A转入某F1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虫的水稻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获得抗虫水稻植株所用的原理是_____,在生产上,亲本杂交后代因具有杂种优势常直接留种,但该种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
(2)为证明基因A是否转入6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将该抗虫植株进行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_____,则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若_____,则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上,且与基因E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已证明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现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与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矮秆抗虫植株的概率为_____。
【答案】(1) ①. 基因重组
②. 杂交后代是杂合子,若继续留种,会发生性状分离
(2) ①. 高杆抗虫:高杆不抗虫:矮杆抗虫:矮杆不抗虫=9:3:3:1 ②. 高杆抗虫:矮杆不抗虫=3:1
(3)1/8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纯合高秆水稻与矮秆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高杆,说明高杆是显性性状。基因A转入某F1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说明转基因后得到的植株为AO。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能表达抗虫特性的基因A转入某F1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虫的水稻植株,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亲本杂交后体现杂种优势的合体往往是杂合子,继续留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小问2详解】
因E/e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若转入的基因A也在6号染色体上,则二者连锁,否则二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转基因后F1基因型为AOEe。故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高杆抗虫:高杆不抗虫:矮杆抗虫:矮杆不抗虫=9:3:3:1,则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若高杆抗虫:矮杆不抗虫=3:1,则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上,且与基因E在一条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二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转入基因的F1为AOEe,未转入的为OOEe,后代出现矮杆抗虫植株AOee的概率为1/2×1/4=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连锁互换规律,考生利用图示帮助理解连锁互换是解题的关键,要求考生能利用分离定律的思想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11. 圆褐固氮菌可独立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且能够分泌生长素。巨大芽孢杆菌可将有机磷降解为可溶性磷。二者组合可将有机厨余垃圾迅速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为制备分解有机厨余垃圾的微生物菌剂,某科研小组对两菌种进行了最佳接种比例的探究实验,得出如图实验结果。
(1)为防止杂菌污染,实验前需采用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要检验培养的微生物是否为圆褐固氮菌,可配制_____的培养基。
(2)统计巨大芽孢杆菌活菌数量可采用_____,但此种方法可能导致数量偏少,原因是_____。
(3)由图可知处理该厨余垃圾,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例为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4)研究人员在培养中发现一种活性蛋白,该蛋白可提高厨余垃圾的处理效率。若要分离该蛋白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_____对蛋白质进行分离。
【答案】(1) ①. 高压蒸汽灭菌 ②. 缺少氮源
(2)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3) ①. 1:1 ②. 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
(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解析】
【分析】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2、固氮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故不需要添加氮源,其他细菌需要添加氮源以供微生物合成自身所需的含氮化合物。
3、凝胶色谱法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小问1详解】
对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圆褐固氮菌可以固定大气中的N2作为氮源,所以为检验培养的微生物是否为圆褐固氮菌,可配制缺少氮源的培养基。
【小问2详解】
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有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形成,所以通过此种方法统计获得数据偏小。
【小问3详解】
由柱形图分析可知,处理该厨余垃圾废液,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例为1:1,此时有效菌落(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
【小问4详解】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方法、菌落计数方法和培养基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12. 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主要通过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侵染人体细胞。通过咽拭子取样进行RT_____PCR技术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常用方法,用于核酸检测的RT-PCR试剂盒的部分工作原理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部细胞,对机体其他部位细胞侵染能力较弱,根本原因是:_____。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并对cDNA进行PCR扩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酶和_____酶等。
(2)利用RT-PCR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时,除借助上述RT-PCR技术外,还需要用特异性探针,制作该探针的依据是_____。
(3)为控制疫情蔓延,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提出对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进行筛查,检测其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对于已注射过疫苗(灭活病毒疫苗>的人员,应选择_____(填“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不选择另一种检测方法的原因是_____。
(4)研究人员研发了给予病毒蛋白的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生产出_____。
【答案】(1) ①. 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ACE2基因主要在人体肺部细胞表达 ②. 逆转录 ③. Taq
(2)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苷酸序列
(3) ①. 核酸检测
②. 人员已经注射疫苗,则身体会产生抗体,为避免自身产生的抗体的干扰
(4)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解析】
【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小问1详解】
新冠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部细胞,对机体其他部位细胞侵染能力较弱,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ACE2基因主要在人体肺部细胞表达(或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低)。
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DNA,故需使用逆转录酶,并对cDNA进行PCR扩增的过程,即体外DNA复制,需要用到Taq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热稳定的DNA聚合酶)酶等。
【小问2详解】
探针是指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一段单链核酸,因此制作该探针的依据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利用该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的原理是分子杂交。
【小问3详解】
如果人员已经注射疫苗,则身体会产生抗体,为避免自身产生的抗体的干扰,所以不能采用抗体检测,所以应该选择核酸检测。
【小问4详解】
研究人员还研发了基于病毒蛋白的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点睛】本题考查PCR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