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每套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00所名校金典卷语文及参考答案,供参考!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每套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00所名校金典卷语文及参考答案,供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
翟章芬
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一种政治原则。“礼”的
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二是一种社会制度。“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以此作为人们之间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行使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
应的义务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规范。三是礼仪规范。学习“礼”、践行“礼”是不同等级的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础。正是因为礼所具备的深刻的内涵及多重的功能,长期以来,礼在我国封
建社会的秩序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质上,礼是维持统治阶级地位和利益的基本手段,也
是进行社会控制的规范系统。礼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维护,其基础在于它建构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
在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中,礼发挥了以下作用。首先,地位等级的划分。礼在其内容上,分为“天子礼”“诸侯礼”“大夫礼”“士礼”等,每一个等级都代表了相应的地位和层次,这是维护统治权威的重要依据。社会的稳定运行要求这种等级结构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它不仅通过制度化的政治统治保障等级秩序,而且运用教化手段,使等级观念、身份认同观念内化于人心,使各阶层、等级各安其分,服从统治。
其次,权利义务的规范。权利义务关系是一个具有历史发展性的概念。在阶级社会中,由
于层级结构下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权利义务关系得不到保障 ,政治统治实现的是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权利。因此,在传统的“礼”所维护的秩序中,权利义务规范是一个以人治为基础的相对概念。礼是统治者实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在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方面,礼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君主可以规定礼的各种规范,处于社会层级结构底层的民众是无权参与
制定的。因此,礼具有实质上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根本。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形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对人与
社会的基本看法,也关系到社会秩序建构的不同逻辑。儒家以“礼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手段是基于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社会信任可以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生活更有效率。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契约关系是联结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中,大量市场交易需要有诚信作基础。在契约规则的背后,诚信的社会环境是使市场行为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诚信缺失会带来社会焦虑,大大增加社会交往的成本。
以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公民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信任体系,可以降低社会治理、社会交往、市场交换的成本,使社会生活运行更加高效有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提倡“礼治”,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中的“礼”包含的范围很广。
B.儒家文化中的“礼”是一种政治原则,它规定在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否则,社会就不成其社会。
C.儒家文化中的“礼”对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并把礼作为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要求人们行使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D.儒家文化中的“礼”还包括礼仪规范,它要求不同等级的个人都要学习“礼”、践行“礼”,认
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否则就寸步难行。
解析:A“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于文无据。B“否则,社会就不成其社会”曲解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否则,社会就不会井然有序”。D“否则就寸步难行”夸大事实。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证层次分明,在第1段中,依次论述了“礼”所包含的三种含义。
B.文章对“礼”在金字塔式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先是分析论证,然后概括。
C.文章用因果论证,在分析“礼”是统治者的工具后,得出“礼”有阶级性的结论。
D.整篇文章论证有理有据,比较全面地论证了“礼”在传统社会中的治理作用。
解析:“先是分析论证,然后概括”错,应是“先概括,然后分析论证”。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统治者用礼来控制社会、维护统治秩序,君主可制定礼的各种规范,底层民众无权参与
制定。如此看来,礼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根本,实质上具有阶级性。
B.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关系到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和社会秩序建构的不同逻辑。而儒家以礼治国的核心手段就是基于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C.社会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生活更有效率。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契约很重要。它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中大量市场交易的基础。
D.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诚信缺失会使社会焦虑,使社会交往的成本大增。在契约规则背后,诚信的社会环境是使市场行为顺利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
解析:偷换概念,“契约”应为“诚信”。
答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下的梦
赵春亮
早上七点,一缕阳光。乔工起床,简单吃两口饭,抹抹嘴,拎着小板凳就出了门。
拐出桥南巷,迎面碰见遛狗的邻居老张,两人点点头,擦肩而过。再走不远,去体育场舞剑的老程也回来了,他身着绸衫绸裤,肩背轻灵佩剑,颇有仙风道骨。乔工尴尬地笑笑,老程却停了脚步,说:“老乔,赶紧把事了了,一起去锻炼啊!”乔工没说话,心底一片茫然。
与往常一样,乔工挤上中巴。中巴像个醉汉,摇摇晃晃地带着他。乘客上了又下,下了又上,乔工不看沿街风景,也不关注身边故事,等车摇晃了半个小时,乔工便下了车,走几步路,就看见了镇政府大门。
政府门口的保安认识乔工,大多时候他会熟视无睹,既不招呼,也不阻拦,仿佛乔工就是一团无形的空气。今天例外,矮胖的门卫像老朋友一样问:来了?来了。乔工脚步并不停下,径直走到门前的空地上,找块显眼的位置,摆正板凳,缓缓坐下,开始了又一天的等待。
一辆锃亮的轿车驶过来,乔工赶紧站起,来自膝盖骨刺的疼痛让他打了一个趔趄。是镇长!乔工想跟上去,但车开得快,哪里能拦下啊。幸好,没开出去太远,一个年轻些的干部下车走来了。
乔工也认得,赶忙说,刘秘书,刘秘书,我找镇长。
来人直说,镇长很忙啊,今天有三个重要会议,都等着他呢。
乔工说,那我的事就不重要了?
当然重要,要不我会下来跟你谈?刘秘书压低声音说,镇长没少为你的事操心,费尽了周折,四处说理,决定再给你的补偿款增加一万,你看怎样?如果行,咱们马上签协议,你也该回去好好享受生活了不是?
四万!乔工清晰地听到心里一阵惊呼,但随即就平静了下来。他张张嘴,有些底气不足,但还是梗着脖子说,我的要求是十万块,不能少。
刘秘书叹口气,说:“老乔,杀人不过头点地,差不多就行了,别狮子大张口,否则,永远没得解决。”
十万!乔工又机械地重复了一句。乔工突然发现,自己和刘秘书一样,虽然两人短兵相接,但都不做主,只负责传达。事情刚开始,儿子儿媳就亮明了态度:十万,最少十万!没有商量的余地!爸,反正你也退休了,每天权当去政府上班呢,死磨硬泡,不怕政府不答应。儿媳不止一次这样说。
那你就继续等吧。刘秘书很无奈,摊摊手。
再说无用,乔工重新来到门前的空地。阳光已经偏移,乔工也拎着矮凳跟着偏移。持久战已经打响将近一年了,从小草返青,到骄阳满地,再到秋风萧瑟,如今已经是三九寒冬。老天算是眷顾乔工了,与往年相比,今冬不算太冷,也迟迟没有落雪,偶尔还会有暖烘烘的阳光,能让乔工舒服地打个盹儿,养养精神。
也算有收获,但不知道儿子和儿媳的态度会怎样。乔工心想。其实,他早就打算撤兵了,那时候是三万,三万就三万吧!一块屁股大的空地,自己留着也没多大用途,政府征用了,给点是点,见好就收,自己也能像老张、老程这帮街坊一样,每天遛遛狗、舞舞剑,多好啊!
乔工拎起矮凳想偷个懒,提前撤,可没走几步,就看见儿子和儿媳从大门进来。乔工停下脚步等他们,他们隔三岔五也来,问问情况和结果,像是视察工作。
怎样了?见镇长了没?儿媳问。
乔工说,没见,但刘秘书传话说,再增加一万。
耶!儿子刚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便被儿媳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媳说,我说是吧?不怕政府不答应,咱们得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儿媳这话,像是打了乔工一记清脆的耳光。
今天早点回去吧,爸,我去买点菜,咱们犒劳一下自己。儿媳又说。
乔工想说点啥,但又怕儿子和儿媳给脸色看,张了几次嘴又将话咽了下去,跟着儿子儿媳慢蹭蹭往外走。走出政府大门,乔工想,迟早都得说,索性现在说了吧。要不,咱们就算了吧!四万其实不少了。
爸!儿子和儿媳同时惊呼。怎么能算了呢?儿子急赤白脸地说:“你不能总是这么善良,你一辈子不争不抢,亏吃得还少吗?教训还不够吗?现在有这个机会,不争取不觉得太傻?”
乔工心里针刺般疼痛,不想说话,朝儿子儿媳摆摆手,拎着矮凳转身又往回走。他走得踉踉跄跄,将儿子儿媳恼怒的表情、门卫疑惑的目光统统抛在脑后。
此时,阳光还好,金黄的暖色铺了一地。乔工放下矮凳,缓缓坐下,兴许是老了,瞌睡来得快,去得也快,混混沌沌的脑子里浮现出老程在体育场舞剑的身影,还有,街坊们一起说说笑笑的场景,像做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3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中“乔工尴尬地笑笑”一句,采用神态描写,刻画了乔工不如老程“身着绸衫绸裤,肩背轻灵佩剑,颇有仙风道骨”的自卑心理。
B.小说中“中巴像个醉汉,摇摇晃晃地带着他”的句子,运用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乔工往返于政府与家中的路况十分糟糕。
C.“乔工清晰地听到心里一阵惊呼,但随即就平静了下来”,写出了乔工既为增加了一万块钱而惊喜,又觉得离完成要十万元的任务还很远。
D.这篇小说通过写乔工被儿子儿媳逼着向政府讨要征地费的情形,揭示了儿子儿媳的欲壑难填,对乔工的有梦而又不能实现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解析:应是刻画了乔工不能像老程那样舞剑锻炼、洒脱生活,却要为儿子儿媳向政府讨征地费的苦恼和无奈。
答案:A
5.小说中的乔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①顺从。他本知道向政府要十万块钱的征地费有些过分,但迫于儿子儿媳的强烈要求,不得不耐着性子日复一日地到政府门前等待并交涉。②知足。他认为一块很小的空地,留着也没多大用处,政府征用,给点是点,见好就收。③有梦。他渴望“像老张、老程这帮街坊一样,每天遛遛狗、舞舞剑”,和街坊们一起说说笑笑。(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5分,言之成理即可)
6.小说标题原为“乔工的梦”,请简要说说标题改为“阳光下的梦”的妙处。(6分)
答:
答案:小说标题改为“阳光下的梦”:①富有诗意,能引发读者美好的联想和审美情趣,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小说从头到尾多次写到“阳光”,乔工的活动一直是在“阳光下”进行的。③拓展和升华了主题。“阳光下的梦”既指乔工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又指乔工的儿子儿媳要求政府补偿十万元土地征用费的欲望。乔工因自身始终被儿子儿媳役使着,其“梦”难以成真;乔工的儿子儿媳因欲壑难填,其“梦”也很可能成为泡影。这无疑拓展和升华了主题。(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答到其他点,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的“老伙伴”梁思成
黄汇
我们建一一班(1961届)和梁思成先生有着一段深厚的师生情,回顾四十六年前与先生相处的戏剧性的场面,幅幅相连仍如同昨日。
1955年我高高兴兴走入清华园的时候,我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使来自全国各地互
不相识的同学熟悉起来,我组织全班同学到颐和园玩了一次。
一到谐趣园,我们不由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小老头水彩画画得真棒!”他又瘦又“小”,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新生的小布章:“呵!了不起!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也喜欢画画?是哪个系的呀?”我们颇有些得意地表示:“当然,我们是建筑系的学生。你知道吗?进了清华大学,要上建筑系还得再考一次画画呢!”
“噢?建筑系?你们的系主任是谁呀?”
“不知道,还没正式开学,怎么会知道系主任是谁呢?不管他是谁都行呗。”
“好,我也累了,不画了。我请你们上楼去看看吧。”
“上楼?那小楼上是不开放的。”
“没关系,我就住在上面。”
“你是颐和园的干部吧?住在这地方多好玩!”
“我是个没事干的小老头,住在这里并不好玩,因为没人跟我玩,你们来了这里,带我玩行吗?”
“行!你这人挺好玩。”
他请我们上了楼,吃了许多好吃的零食,然后又带我们到对面竹林旁的一块平整的场地上
席地而坐,他坐下去很困难,就垫起了一块什么东西。当时玩的是“叫名字”游戏,他自报的名字就是“小老头”,而且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四五个人的名字。
开学后才知道,那“小老头”竟然就是我们的系主任。那是在林徽因先生刚去世,而且他正遭“复古主义大批判”的时候,总理关照他,让他在谐趣园休养。
一年级结束前,在二校门旁遇见先生,他问我暑假怎么安排,并要给我留一点家庭作业,我求他别再让我放假都玩不成。梁先生说,这作业不妨碍你又吃又玩,只需要你去和你家周围扫街
或摊大饼的那些人交往,交两个朋友,把他家各方面的情况写下来,交卷。当时我家前门、后门
各处于不同的两条巷中,我主动去和那两位扫地的阿姨搭讪,有时我也去辅导一下她们孩子的
功课。一来二去,开学时就完成了两份“交朋友报告”,将她们家的成员、工作、经济情况、生活规律和不同的特殊困难,一一罗列。于是,我第一次获得了梁先生的夸奖,他说我写得很实在、
细致,文笔也还可以。然后他讲,学建筑这行要做设计,而设计的房子要为各行各业的人所用,每一种人的需要不同,你不了解他们不行,你不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也不行,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
心各种人的习惯,要“知人”。
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材料力学不及格。有人向老师反映,说我常聚
合七八个同学骑车进城看演出、看球赛,不上晚自习,影响很不好。老师批评了我,我不服气,就顶嘴,被梁先生传唤了去。梁先生板起面孔严肃地批评我不守纪律,他说:“刚才是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你谈话,我的意见你必须执行;下面是小老头梁思成和你讨论‘玩’的问题,你爱听不听都行。其实,‘玩’是好事,学建筑的人多玩多见识,只是必须会玩,不能傻玩。”他讲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精彩经历。运动队的人设计体育场的跑道就不会忽视跑道的弯道坡度和冲刺后的缓冲道,合唱团的人设计音乐堂就不会忽视后排观众席的音响质量。他们的设计观念和毫无文体兴趣的人的深度不同。但是你光傻玩,不看,不想,那就叫白玩。
我想起四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设计方案受到大家的夸奖,飘飘然地拿去给梁先生看。他
看后什么夸奖的话也没有说,让我下楼去拿一个碟子、一个碗上去,再把书架下的一个小陶土
罐子拿出来,让我灌了大半罐子水,然后对我说:“你看,这半罐子水不满,有人会对它在意吗?可是
现在你把这水倒在碗和碟子里直到溢出为止,然后人们会惊呼水太多了,水真多。其实,罐子里还剩很多水,罐子里的水才真多。你可千万别把自己捏成碗,更不要捏成碟子,那就没出息了。”
琐琐碎碎的许多小事,教诲指点终生,却无法回报。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在组织全班同学游颐和园偶遇梁思成先生时,不顾及他当时遭受的亡妻和被批判之痛而称他为“小老头”,而他并不在意。
B.一年级暑假,梁思成先生安排“我”完成两份“交朋友报告”,意在教育“我”做建房设计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
C.梁思成先生以形象的比喻教导“我”,每当做成一件事受夸奖时,不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不要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D.本文是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届毕业生黄汇对梁思成的回忆,展现了作者与梁先生之间浓厚的师生情谊、梁先生的为师之道以及指点作者让作者受益终生的教诲。
解析:“不顾及他当时遭受的亡妻和被批判之痛而称他为‘小老头’”错,“我”是事后才知道这一情况。
答案:A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那是在林徽因先生刚去世……总理关照他,让他在谐趣园休养”几句,交代了梁思成先生当时的处境,反映出总理的关怀。
B.针对因“我”好玩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梁思成先生严厉批评“我”不遵守纪律,并以自己的经历严肃教育“我”要会玩,不能白玩。
C.本文以小见大,所写虽都是回顾与梁思成先生相处琐碎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反映出梁思成先生的人性光芒,蕴含哲理智慧。
D.为增强材料的真实性,也为了更好地纪念、追忆梁思成先生,本文不惜笔墨,侧重行为描写,叙写了梁思成先生的平凡事迹。
E.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安排材料。例如,为增强材料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作者以进大
学和梁思成先生相处的先后过程为线索组织材料。
解析:答A给3分,答E给2分。B不是“严肃教育‘我’要会玩,不能白玩”,而是温和善意地讨论。C“蕴含哲理智慧”夸大其词。D应是侧重语言描写。
答案:A、E
9.梁思成先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答案:①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在谐趣园遇见清华大学新生,亲切地询问;自己是建筑系主任,却卖关子问这些新生系主任是谁。②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耐心教导学生学建筑要做设计,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引导学生怎样才“玩”得有意义。(每点2分,答到其他的,概括合理也可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肃,字神封,河东闻喜人也。父侠,周民部大夫。肃少刚正,有局度,少与安定梁毗同志友善。仕周,释褐给事中士,累迁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从韦孝宽征淮南。属高祖为丞相,肃闻而叹曰:“武帝以雄才定六合,坟土未干,而一朝迁革,岂天道欤!”高祖闻之,甚不悦,由是废于家。
开皇五年,授膳部侍郎。后二岁,迁朔州总管长史,转贝州长史,俱有能名。仁寿中,肃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曰:“臣闻事君之道,有犯无隐,愚情所怀,敢不闻奏。窃见高颎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陛下弘君父之慈,顾天性之义,各封小国,观其所为。若能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削非晚。今者自新之路永绝,愧悔之心莫见,岂不哀哉!”书奏,上谓杨素曰:“裴肃忧我家事,此亦至诚也。”于是征肃入朝。皇太子闻之,谓左庶子张衡曰:“使勇自新,欲何为也?”衡曰:“观肃之意,欲令如吴太伯、汉东海王耳。”皇太子甚不悦。顷之,肃至京师,见上于含章殿,上谓肃曰:“吾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宠幸,不过数人,自勇以下,并皆同母,非为憎爱轻事废立。”因言勇不可复收之意。既而罢遣之。
未几,上崩。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后执政者以岭表荒遐,遂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民夷心。岁余,卒,时年六十二。夷、獠思之,为立庙于鄣江之浦。
(节选自《隋书·裴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B.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C.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D.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解析:原文标点: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代称河东。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文中的高祖就是指唐代李渊。
C.太子是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
D.崩的古义之一是指帝王或王后的死,它与文中“卒”的使用对象是一样的。崩的古义还有崩溃、山倒塌等。
解析:文中的“卒”是指士大夫的死。
答案:D